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小夭的穿越记事 > 第一百三十章 过年

第一百三十章 过年(1/2)

    梨花眨着眼睛,“兰姐姐,你和斌哥哥怎么知道我们要来啊……”

    兰兰笑着说道,“燕姐姐,梨花妹妹,你们每次都是初一过来,一般都是早饭后出门,走路过来两个时辰,这个时候就差不多到了,我和弟弟就在这儿等你们了,快走吧,娘已经做好饭了……”

    “兰兰妹妹可真聪明啊……”小夭对她也是欣赏不已,兰兰很有自己的思想呢。

    “姐,这包袱很重吧,我帮你拿……”斌斌看着小夭肩膀上的大包袱,赶紧接过来,十四岁的斌斌个头已经稍微超越了小夭,加上又是男孩子力气大,所以他顺手就把这包袱接了过来。

    “辛苦斌斌了,谢谢!”小夭没有矫情,其实这差不多三十斤的重量对她来说很轻松。

    “二叔和二姑姑也回来了……”斌斌一路兴奋的说道。

    “那二舅家的双胞胎来了吗?”小夭只是见过双胞胎两次,以前还是两个白白胖胖的包子,现在应该比梨花还要大了。

    兰兰摇头道,“没有,就二叔和二婶来了,双胞胎弟弟要在家陪他们的爷爷奶奶。”

    小夭也知道一般人年初一是不能出门的,只是自家外公初一的生日,他的女儿女婿外孙们必须到场,所以杨老太爷家里一般都是从初一开始就来人了。

    随后就是小夭和兰兰在一起叽叽喳喳的说话,小梨花也微笑着听两个姐姐聊天,偶尔插几句。

    “哎,你们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外婆的肚子还疼得厉害吗?”

    “我们是昨天下午回来的,奶奶的肚子已经不疼了,昨晚还吃了饺子呢。”

    说话间很快就到了家里,今天家里的气氛非常热闹,“燕子和梨花来了啊,一会儿来家里吃饭啊……”满院子认识的邻居们今天都在家,看到燕子都热情的打招呼。

    “哎,好……”小夭和梨花一直笑着回应,很快就进到了外婆家的堂屋,果然二舅和大舅还有而已二姨夫都到齐了

    “二舅舅,二舅母……”“二姨,二姨父……”姐妹俩赶紧给长辈们们行礼;二姨稍微长胖了一点点,二姨夫的样子没有太大的变化,二姨和二姨夫也生了两个孩子,都留在家里陪爷爷奶奶,毕竟结婚后的男女都有两家人要照顾。

    随后小夭和梨花收到了来自二舅母和二姨给的红包,里面一样都是十个铜板,这年代的十个铜板相当于十块软妹币左右,普通的老百姓一般给个三五个铜板就够了,十个铜板算是小孩子的巨款了。

    小夭也给了二舅母和二姨各自和大舅母一样的银镯子,价值大约五两,二舅母假装推脱了一下,就顺势收下了,二姨倒是真心推脱,小夭还是坚持给了,大舅母也亮出了手上的镯子,这样的礼物算是公平公开了。

    为了体现公平,小夭又把送给双胞胎弟弟的玉佩交给了二舅母,这玉佩和斌斌的玉佩是同一家店里出品的,其实是小夭自己在延陵城的铺子,她从海外回来带回来许多极品的玉石,用中等品相的玉石专门按照十二生肖打造了一大批玉佩,就为了赶上过年送给小孩子的礼物。

    给二舅妈的两块玉佩是兔子图案,双胞胎弟弟属兔;给二姨家里的男孩是一个羊形图案玉佩,二姨家的大儿子属蛇,二姨家还有一个小女孩,非常小,小夭单独给了一个金锁片。

    饭桌上摆满了一桌子农家菜,大舅母做饭的手艺不错,前几年小夭先曾经教会自家的人用菜油炒菜,大舅母是学的最好的一个,一般这种场合都是大舅母掌厨,好久都没有这么热闹的吃顿饭了。

    小夭看到外婆因为人逢喜事,精神很好,还坐了起来,和儿女们聊天;小夭再仔细的观察了每个人的表情,发现二姨是感情最真挚的一个,其次是二舅,然后大舅夫妇、二姨夫、二舅妈都看起来面子上都过得去。

    晚上人多只有挤着睡了,兰兰和自己二婶子相处得不错,兰兰和她二婶子也就是小夭的二舅母一起住一屋,斌斌和二舅二姨夫三人挤一屋。

    小夭和梨花跟着二姨一起挤着睡,趁着睡着之前三人开始聊天,“燕子,梨花,这一年辛苦小梨花了……”

    小夭也赞同二姨的话,小梨花也是真的辛苦了,随即赞同道,“是啊,我也是刚回来不到十天,是辛苦妹妹了……”

    梨花懂事的说道,“不辛苦,照顾外婆是应该的,大人们都很忙。”

    “燕子,听说你们全家要出远门了?”二姨听杨老爷子说过这件事,只是不是很清楚。

    “是的,二姨,因为我爹的腿伤需要看神医才能好,神医在万里之外的江南,走过去就要走一个月,还不知道要休养多久,所以只有全家人一起去了。”

    “要是神医能来我们家这里就好了……”二姨叹了一口气。

    “神医是南晋国的人,他很少来我们东云国呢,当初我回来的时候不知道爹爹和外婆居然病了,要是早知道他们病了,我一定把神医请过来的……”小夭只是觉得很遗憾,要是这时候有飞机或汽车就好了,再不济有个电话也是好的,外婆的身体已经被这里的大夫下了病危通知了,他们绝对不会放心把外婆千里迢迢送去江南。

    最重要的是连小夭自己都判断外婆的身体已经是癌症晚期了,要是以现在的条件去了江南,百分之九十五都会客死异乡,这一点是古人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反而在家乡好好调养,也许能活过一两年,所以小夭才没有坚持带外婆去江南,留下足够的银子给外婆用药材养着是最好的方法;若是机会合适,小夭还是会请华神医过来的。

    第二天外婆提起了三姨的事情,三姨带着小儿子在三姨夫务工的地方住着,一直不回来,大儿子就留在家里跟爷爷奶奶住着,“我就是担心你三姐呀,那孩子是个苦命的人,不知道她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