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开了一个烤串店 > 第二十八章 我的内弟立夏

第二十八章 我的内弟立夏(1/2)

    立夏是我的内弟,我叫他立夏叫习惯了,姑且就这么称呼他吧。这年他俩口去了俄罗斯去旅游,他回来顺便看了他的姐姐和我开的烤串店,赞不绝口地说,:“我姐夫真是了不起,艰苦创业,能开一个店也就是不一般了”。他还带来了一些国外的东西,实际上也就是俄罗斯的几个套娃和老婆给的一只口红,我老婆这么大的年纪了还能用这玩意。

    他的经历可不一般,值得我给大家介绍介绍。

    他今年也五十几岁了,从上小学开始我们就在一个乡村小学。后来我和他姐恋爱结婚,他也就成了我的内弟。一起在小学时他的学习很好,我是望尘莫及,每次都是在班级第一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做为我们那个县的第一名考上了省城的一所中专学校,他不是学习很好吗,为什么一个县里的高考第一名才上个中专呢。各位看官一定会惊讶吧。

    殊不知,在那时边疆的教育水平本来就差,可是偏偏国家又是那年的高考出题又是很别扭,理化题出的是在实验室做实验的题,这哪是农村孩子的擅长题,农村孩子也就是对一般的字面上的题熟悉,哪里有实验室,上课时是几个级合为一个教室,我给大家描绘一下我曾在的班级,那时他也是在这样的教室里上课。

    这哪是教室啊,顶多三十来个学生,竟然分成了四个班。忘记了是什么书桌,但对板凳却印象非常深刻,四条长长的大木板,每个能坐十来名学生,一年级上课,其他年级的就干看着。凳子吧每条说是大长木板原来是中间锯开的长树,平面朝上就好,下面每三四米长就放两块砖而已。还没经历过这样的上课方式,长大了以后想,这也算是东北最典型的农村自然村小学了吧。教师是个三十左右的男人,称纪老师,他和我们家只有一墙之隔,是邻居,人是好人,上课时喜欢一手拿着书本一手用右手食指抠着鼻孔给大家讲课,还有一个缺老师不会念有些同学的名字,直到几十年后,有一个姓殷的同学还是忘不了他的姓总是被这位老师批评,因为这位老师他不会念这字儿。

    以后升学了,最后到县里上中学条件好一些。要么农村的孩子是比城市的孩子差一些,在那样的条件下,别说有什么实验室了,能上学就行,他从小就是在那种环境下成长的。这是这样,在一九八零年,竟然考上了中专学校。但是那年全县连一个考上大学的也没有!那一年,国家考试出题就是奇特,难度之大主要是在理化方面,考题中实验室的题目尤其多,那时,农村城市连实验室也没有,况且城里呢,那年的考题不知坑了多少的农村优秀青年。他在省里的中专学校里,由于学习成绩好,学校也很是器重,毕业时要把他留校,但是我们县粮食单位的领导以县是边疆地区,那里需要人,毕业生应该优先回边疆为由,将他要回到了县里。就这样,他在一个县里的粮食单位,用了五年时间,从面粉厂的副处长到厂长,粮食局的副局长,凭着在学校学习的扎实的功夫,为面粉厂的生产设计了一整套合理的程序,在二十三岁时,就做了副局长,在县里是最年轻的副科级干部。

    当然,他也有个毛病,就是钻牛角尖,性格很倔,认准了一个方向谁也拉不回来。后来调到了县委组织部,这样又接触了县里的几乎所有的中层干部,正当县里的领导准备继续使用他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旬,竟然自作主张在北京出差顺便参加了一个什么人才招聘会,在那个会上,南面的一个沿海城市招聘人才,他一报竟然报上录用了,这样他只是给家里说了一下就举家来带到了那个沿海城市。

    那只是黄河南部的一个刚开发的沿海小城,她分成几个区,其中有老城区就算了一个区,还有科技开发区等区,由于刚开始改革开放,小城市是一片朝气蓬勃、奋进向上气派。他到了那里后,给用人才的市里派往一处面粉厂做副厂长。他去了以后也是红红火火的做了几年,工作的还是不错,在印象中就是本地人难以容纳外地人。不过这也很多有待开发地区的共同缺点,有一阵子,东北人成批的拥向南方及海南等国家亟需开发的地区,那海南岛到处是东北人,那年月也是招收各地的人才。东北也是经济不景气,高学历有经验的技术人才有的是,企业里人员也是相对过多,于是纷纷向南方跑。另外,东北冬季的寒冷气候人在这里也是冬季难熬,一去了南方沿海地区,那里的气候冬季非常温暖,风景宜人,东北人是越住越愿意住,景色是越看越愿意看,于是大批的往这些地方跑,一时东北人大都掌握了权力,自然惹得本地人非常不高兴,尤其是东北人只要是去了一个,而且也都是中央选派的当官的,这样就能带走一批中高层干部过去。这样就使本地人气不打一出来,认为这些人抢去了他们的饭碗,好事和好的位置净让这些北方人占去了,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所以他们也会私下里或半公开地排挤着这些外地人。在这种情况下,立夏在那里仍是兢兢业业的忘我的工作着,由于他的个性太强,也是所谓群众的关系一般,领导也就选他和另一名叫刘国凡的中层干部一起去了清华大学进修深造。

    这样他两个在清华大学进修了几个月,回去后他们的领导班子换届,他俩在他们市里竟然没有了位置。这时那位叫刘国凡的朋友就是灰心丧气,也就辞去了职位下海了。但是他下海后可是值得,那时沿海城市的房地产业刚开始起步,他看准靠海的一片空闲土地,用极便宜的价格买下来,在这个过程中也给他的老领导做了不少的工作。老领导见他没了工作,也可怜他,就说服了主管领导。批给他了。好家伙,这下子可施展他的才能了。聪明人就是聪明人,空地的价格虽然便宜,但是他口袋里连这些钱也没有,于是答应在半年之内付清款项。这伙计立即设计了一个高层楼小区的平面图,还做了个立体的小模型,很是漂亮,背后是人工森林,楼下是海水浴场,真是海浪、沙滩、和林场的场长,正是人见人爱,他命名为“海景楼”,这使北方来的人们蜂拥而来,其中有清华大学的教授们,第一期的十栋楼被他们一哄而抢,连个楼的影子也没见到。他称这是期房,是要交纳预付款的,于是乎,他就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把这些图中楼阁的海景楼全都卖出去了,大家所交的预付款远远超出了买地款的费用。这样他不仅按时向市里交上了买地款,而且这边又是让承包建房子的工程队验收每栋楼后再付给各种费用的钱。而他又用这些多出来的钱再买地皮,他把这个过程循环往复了几次,所建的房子就这样一栋一栋地卖了出去,仅过了四五年,他就大发了起来,所挣得钱是无数了,身价就达几个亿,一出门就前呼后拥的一大批随从。而立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