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17章 怀孕悲喜(1/2)

    今天正是初一,正值国子监放假,范铉超也能回家轻松一下。国子监每月初一十五放假,可比后世一周放两天辛苦多了,也不人道得多。

    范铉超以前上学的时候周一就盼着周五,现在进了国子监,每个月初一十五都盼不到头。盼望着,盼望着,范铉超就不记得日子过到什么时候了,每次都是倪后瞻提醒他,他才记得回家。

    儿子好不容易回一趟家,张氏自然要拉着他说话。奇怪的是,他已经去国子监上学好几个月了,每次回来张氏都是要问他在国子监过得如何的。

    张氏这是既想要儿子出人头地,又不希望儿子离自己太远,总觉得让儿子在国子监肯定适应,还是离不开家里。

    不过范铉超总是无法领会张氏一句话里复杂的深意,他秉持着报喜不报忧的传统,总只是说自己在国子监认真学习。

    虽然有些人常会给他添堵,但范铉超在国子监的日子可以说是按部就班,平淡无波的。

    比起和人争风斗气,范铉超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国子监每季考三回,他入学以来虽然是次次皆名列前茅,范铉超也不敢掉以轻心。他自己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学得久了,也知道自己约莫能考到多少名次。

    但他现在只是在国子监的正义堂学习,只是初级班而已。要等到一年半以后,“文理通顺”了才能升到修道堂或者诚心堂,再考核个一年半,合格了升至率性堂。在率性堂一年内收集满八个积分,就可以给官身。但实际上,这种制度在建国初洪武和永乐年间非常有用,极大地补充了人才和官员空缺。

    不过时间到了明末天启年间,随着捐监生大量涌入,监生质量每况愈下,而科举大兴,更有非科举二甲以上不入内阁的惯例,所以国子监学业通过就授官的传统渐渐地就消失了。监生们大多也都会另外参加科举考取功名。

    考入国子监的学生,多是冲着这个名头和师资力量进来的。范铉超当初不愿来国子监,理由之一就是认为国子监还不如陈先生教得好。这时候他才知道,自己大错特错。

    国子监上至祭酒都是翰林院鸿儒宿学,哪个不是进士出身,教他们绰绰有余。

    所以范铉超学习也更加认真刻苦了,他在家时还时常找机会自个给自己放假,在国子监是一点放假的时间都没有的。

    即使回到了家,范铉超也要拿着功课去请教陈先生,通常一天时间也就说说话就过去了,想趁机睡个懒觉都不行。

    范铉超找陈先生时,范铉朗也在。这时候他还没下学,正在陈先生监督下练大字,但是见到哥哥来了,整个人都坐不住了。

    陈先生正看着范铉超的作业,抽空瞥了一眼范铉朗,见他的字都没了精气神,拿卷子一敲他额头,“不专心,加抄二百个大字。”

    陈先生看范铉朗那副可怜兮兮的样子,还是心软说道:“行了,你和你哥玩去吧,我评完卷子你再来抄。”

    这话听得,范铉超笑道:“陈先生真是偏心。以前我念书时,陈先生可从来没有允许我上课途中出去玩的时候。现在朗哥儿一撒娇,就同意了。”

    “你那时基础不牢,却要参加童生试,不加紧学习可怎么行。再说了,你这个大个人了,现在反而还和朗哥儿计较吃醋起来了,羞不羞?”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