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控股汉朝 > 第十四章 西汉的“五四青年”

第十四章 西汉的“五四青年”(1/2)

    根据礼记“大学在郊”的记载,太学不在长安城内,而是位于郊区,这一点跟后世高校多位于交通便利的城区是最大的不同。

    沿着章台街一路向南,出了安门再向东南走七里路,就是西汉唯一的高等学府兼干部培训机构——太学。

    自从汉武帝设立太学开始的150年里,从最开始的50名博士弟子发展到如今的3000人。

    当然,随着人数增多,太学规模也越变越大。

    在设立之初,想进太学学习年纪必须十八岁以上,除了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外,长相还必须得是帅哥级。

    当然,不是说你符合了这两条就可以进太学了,一般博士弟子不是太常就是郡国县道邑选送,当然,你要是认为自己很牛叉也可以通过考试进太学。

    不过只有太常选送的博士弟子是正式学生,享有朝廷发的俸禄,相当于后世的全额奖学金,由其他途径入学的费用只能自给自足,不过太学倒是允许勤工俭学。

    经过王莽的一番运作,加上背后又有太皇太后撑腰,王获等三人全部就成了正式生。

    进入太学只要学习一年认为自己通读一经了就可以参加毕业考试,试题根据难度分为甲﹑乙﹑丙三等,任何人都可以自选难度然后抽签答题,中甲科者可为郎中﹐中乙科者可为太子舍人﹐中丙科者也能补文学掌故。

    最关键的是,如果不参加考试也没有人说你,而且考试不及格还可以当时就进行补考,所以能进入太学学习的算是国家储备干部的话,那在太学的正式生就算是捧上了金饭碗。

    面对王莽送来的大礼包,卫峥、陈钰很是兴奋。

    有高兴就有郁闷,王获如今脸拉的就跟长白山一样。

    本来还想着到长长见识也好,而且太学又建有供博士弟子居住的房舍,即可以分室而居、偕家室同居或者在校外租屋。

    可是老爹要求三人必须回家住,也就是说他们三个变成了走读生。

    而且,太学的教材只有六本,易、尚书、诗、礼、春秋、乐经。

    每本教材的教师也没有教授、副教授、讲师这么些级别,而是一律称为博士。

    别看教材只有薄薄的六本,可博士却极有可能三五年都讲不完一本。

    这里面的问题就在于,博士们所教的,太学生所读的,除了经文之外,还有附生于经文的注疏。

    这些注疏,便构成所谓的经学,经过一代又一代解经者的添加增补,已经变得无比烦琐复杂,成为一座座庞大的迷宫。

    就拿诗的开篇关雎为例,光解释为什么用关雎来开篇及“关雎”二字的意思,太学里的博士就可以讲十几万言。

    也就是说,仅“关雎”两个字,就足够他讲上一个学期。

    同样一个讲师,解释“关关雎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