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九章 暗涌(2/2)

仕途顺遂,刚刚入阁拜右副相,正是人人称道的沈阁老沈侑维。长女便是忠勇侯夫人,自小被誉为江南才女的沈侑玲。

    见她微微摆手,一干跪着的下人赶紧溜之大吉。

    她走到沈老太爷身边,扶着他坐到紫檀木雕椿鹤福图的太师椅上,说:“不聋不哑,不做家翁。瞧把你气的,逸儿怎么了?”

    自有得脸嬷嬷将沈三郎扶起来,又有丫鬟将一地狼藉清理干净,重新奉上茶盏。

    沈太夫人亲自捧了茶盏给沈老太爷,说:“消消气。多大点事?”

    “哼,多大点事?”沈老太爷挥挥手,待下人都出去了,才恨铁不成钢地指着沈太夫人,道:“都是你惯出来的!竟然将与人私通的名声都给安在林家丫头身上,谁不知那丫头非逸儿不嫁?还弄出什么婚书和锦衣卫抢人,亏得萧家丫头识大体,否则,如何收场?还真当锦衣卫是吃素的?要不是看在忠勇侯府和维儿阁老的面子,你以为逸儿还能好端端地站在这里?”

    “妇人之仁!”他犹不解气,抬手将茶盏扫向地上。

    “祖父,孙儿也是想制住萧家,谁知那萧衍榕不知好歹?至于那癞蛤蟆,无声无貌无才,凭什么和表妹争?这样,既能为表妹清去畔脚石,又能转移锦衣卫视线,有何不可?再说,那锦衣卫还不是就这样走了,有什么可怕的。”沈三郎梗着脖子嚷道。

    “跪下!”沈太夫人抢在沈老太爷的面前呵斥。

    “这是一位诗书传家的后起之辈能说的吗?再不济,她还是忠勇侯府小姐,以后决不可再传到外面去,你以为她坏了名声,你表妹能好到哪里去?”沈老太夫人小心地觑着沈老太爷的神色,略提高嗓音呵斥道。

    “罢了,罢了。到此为止吧。”沈老太爷看了眼在门外徘徊的沈大管家,慢慢悠悠地叹道。

    等到沈太夫人领着沈三郎出了书房往后院自去,沈大管家方匆匆进到书房,略微焦急地说:“老爷,珍娘还是不肯吐口。”

    “意料之中啊。那边真走了?”沈老太爷撩开眼帘,望着窗外柳树说道。

    “确实走了,我们的人一直跟到人都上了船,还在岸边守了两个时辰。”

    沈老太爷缓缓踱出门外,怅怅地叹了口气,希望一切恢复如初,到此为止吧。

    又停下来吩咐:“等林家再来人,就全都送走吧。准备准备,让逸儿陪着我去京都,今晚就走。”

    “是。”沈大管家弯身躬身自去办理。

    ………………………………………………………………………………………………

    “小姐,小姐,你看这些都买回去吗?你不是说这些都没有要找的东西吗?”

    明德书局的二楼,清歌抱着高过自己头的十几本书,摇摇晃晃地走到跪坐在两排书架中间的许蔓。

    已经是最后一本了,还是没有吗?

    许蔓深深地吸了口气,原本想找些书看看,了解目前朝廷的事,免得自己如今日这般被动,连最近的贪墨案都不知道。

    而且,她隐隐觉得沈家诬陷自己与人私通,似乎和这次贪墨案有关联,尤其是那赎尸体的一百万两银子,居然和这次贪墨案件的涉案银两一样,也是一百万两,真是巧合?

    这天下可没有无缘无故的巧合。

    可是这又似乎有些牵强。众所周知,沈家先祖以制盐起家,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是江南首富,怎么会将一百万两看得如此之重?甚至以扣押不相关的人的尸体,逼迫不受宠的私生女,这里面究竟有何猫腻?

    “小姐,请问你是要找当朝轶闻之类的书籍?”和气的声音打断了许蔓的思绪,抬眼望去,一个十七八岁,样貌普通的少年正对着自己微笑。

    许蔓不禁低头打量自己一身小斯的衣裳,有这么不像小斯吗?

    不过,这小哥真说对了。许蔓微笑着点点头。

    “小姐,书已经买了,我们回去吧。”清歌的声音在门口响起。

    “多谢光临惠顾,只是,一般要听当朝轶闻,可以直接去酒楼茶馆,说书的比较多,小店一般都不会售卖此类书,还望小姐下次再来。”刚才的小斯深深弯下腰送客人,难得有这么慷慨的小姐,虽然一副小斯打扮,却一下把最难买的历史传本都买走了。

    “咦,人呢?”小店家半天没有听到回应,抬头一看,早没了人影,摇头晃脑地进店去了。

    “小姐,我们当真不回去吗?也许珍娘和妙舞正四处找我们呢?”

    “小姐,最大的酒楼当然是庆元坊了?”

    “小姐可是饿了,那里有小姐最喜欢吃的糖醋鱼、八宝饭、糟辣鹅掌……”

    一辆不急不缓行驶在东兴大街上的青帏马车里,不时地传出少女清脆轻快的询问声,却始终没有人回答,然而,少女不依不挠地询问声还是时不时地传出好远,淹没在喧嚣的繁华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