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最强农民系统 > 145.第145章 视察农场

145.第145章 视察农场(1/2)

    既然东西管用,那么接下来就是批量生产的一步。

    这一步,能够帮上忙的,只有王月狼一人而已。

    还只是借助他稳定的手,给纹路涂抹金箔,其余的都是林郎自己来搞定。

    八卦图,只有林郎自己懂,并且能在不规则的曲面上画出来。

    石头则安排人,在外面一个个实验,看是不是所有的都能使用。

    二百多个,是一个漫长而浩大的工程。

    有了王月狼和石头一干人的参与,工程快了近一倍,但也到了深夜两点才彻底完工。

    看着桌面上二百四十一个玉石,林郎伸了伸懒腰,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站起身。

    王月狼也好不到哪里去,看得眼睛直流眼泪。

    剩下的全部报废,成功率还是挺高的。

    “赶紧休息吧,明天把东西发下去,还要开工呢。”

    林郎活动着身体,缓解一身肌肉疲劳,恰好看到狼哥红肿的双眼,赶紧说道。

    “我去!这可比干一仗,还要累人。我宁愿拿刀拼杀,也不想动这个了。”

    王月狼站起身,微微一晃,浑身的骨骼都发出嘎巴嘎巴的声音。

    显然是一个动作保持的时间太长了。

    “还有很多,有的忙呢!剩下的都不用着急,慢慢来就可以了!”

    林郎对这个也很厌烦,可别人都不会,不能大面积分配下去。

    “不过也好神奇,带着这个东西,在里面就没事儿。这东西不能丢啊!”

    王月狼意识到,玉坠的神奇之处,也想到一旦丢失会给以后带来麻烦。

    “对,一定要嘱咐下去,谁要是丢了,工钱直接没了!”

    林郎很慎重的交代着。

    其实没有那么严重,一旦整个工程完工,这些玉坠都没用了,进到楼里依然会迷路。

    但林郎不想有心人利用这一点,而且也可以迷惑一些关注这里的人。

    真正发挥作用的,只有百元以上的玉石。

    它们蕴含的天地灵气,才能与自己建造的办公楼契合,有诸多妙用。

    最重要的是,设置鲜血屏障。

    这一道屏障的设立,才能保证,下发的玉坠,只能自己使用。

    其他人就算拿着玉坠,进了大楼,也只会出发警报,引来所有人的注意。

    设想的很完美,但需要时间来完善。

    疲累的他,送走王月狼,锁好门,开始每日的修炼。

    在外修炼,不会像家中那么随意,时刻留着一份对外界的警醒。

    十六个小周天后,林郎睁开眼睛。

    外面已经传来人声,天亮了。

    收起两件宝物,林郎走出房门,呼吸一口外面清新的空气。

    不得不说,没有汽车尾气的污染,乡下的空气真的分外芳香。

    站在简易棚外的空地上,活动着身体,看着进进出出的人群。

    洗脸的,做饭的,吃饭的,整里床铺的,干什么的都有,现场一片忙碌。

    忙忙碌碌,熙熙攘攘的一个半小时,所有人都站在了工地的前面。

    “大家休息一天,精神都还不错,今天就开始上工了啊!”

    石头站在人前的小台上,简单的说了一嘴,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先说好,没人领一个玉坠,老板亲手制作,是给你们的护身符。一定要带在身上,不要藏起来。一旦谁不带的话,发生麻烦,自己负全责。”

    石头站在人前,简单说了一下规定。

    最主要的目的,还是防止出现人员走丢的事情。

    “我再说一遍,发给你们的玉坠,绝对不许弄丢!一旦丢失,罚没你三天工资,并且开除出去。这件事情,绝不是开玩笑,希望大家都放在心上,不要给自己找麻烦!”

    最后的这一点,他扬着手里的玉坠,声嘶力竭的喊了一圈。

    对于这个规定,林郎还是很赞成的,先不管效果如何,最少让人知道玉坠的重要性。

    看着领了玉坠,在脖子上戴好,一个个走进办公楼开始干活。

    听到楼内响起的吆喝声,林郎洒然一笑,放心的离开。

    他准备看看大地里的庄稼长的怎么样?

    走进农场的大门,率先看到的就是果树,各种各样。

    不错!

    动作挺快!

    四天时间全部种好了!

    以前虽然去过种植园玩,但林郎对很多依然不认识。

    这让身为主人的他,心中汗颜。

    眼睛一扫,发现每棵树的树干上,都挂了一个小标签。

    这个发现,让他眼睛一亮。

    不错的设计,谁这么有才!

    标签上手写的油桃、苹果、梨等等水果的名字,种植时间和成熟期,等一些基本信息。

    字迹工整,娟秀修长,应该是出自女子之手。

    女孩?

    农场里,什么时候有女孩了?

    不可能!

    看着树苗很多,都是大众常见的种类,没有特别出奇的。

    想来附近能够买到的品种,也就这些了吧。

    至于一些一年生的水果,草莓之类的,补在树苗之间,没有浪费太多的地方。

    这种不浪费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