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随遇萝安 > 第十五章 属于道德文化的道路

第十五章 属于道德文化的道路(2/2)

一样的历史背景创作背景等。

    兑换成功后,凌馨马上坐到一直充当书桌的梳妆台前,开始将这“前言”写出来。

    孔子出生于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葬于防。叔梁纥死后,颜征在失去庇佑,被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阜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

    等孔子一生的经历从出生包括到后面的周游列国一俱写出。

    其实这样一篇文章的确是有够无聊的,毕竟尽管孔子一身也足够精彩充满了传奇色彩,通过系统的缘故凌馨的文笔也无可挑剔,但无可否认,这一篇文章就像是历史课本里的课文一样无聊。

    所以为了挽回一点,凌馨还将《论语》中第一章《学而篇》的前一条写出来,希望能吸引到一点读者。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出于体谅一部分读者人群的目的,凌馨在后面还非常友好地加上了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上面一篇有点夸张的孔子生平,在加上后面这一句孔子所说的话之后,起码不至于显得前面这么吹孔子,说孔子为万圣之师多么多么厉害,后面贴出《学而篇》的一句后便是让大家看一下孔子所说的话见识一下孔子的实力。也是为了下一章打个预告。

    没错,凌馨原本就准备连同文言文般和译文版两字版本一起刊登,

    不过这种像是课文一样的文章,注定它的读者人群不会很多。基本上它的读者可以归类为三类人。

    第一类为各种文坛有学之士、或者语文老师等拥有不低的文化素养的人群,第二类为各种文青,第三类则是纯粹的装bi犯……

    凌馨已经做好了这一篇教育性的无聊的连载不会太受欢迎的准备,

    不过,她还是要将它们写出来,只为让对另一个世界大中华的道德文化影响深远的他们,也为这一个世界的人们指引一条属于道德文化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