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076.扒藕(2/2)

洗的莲藕被统一堆放在附近。

    孙刚在张大所的指导下,不到十分钟,孙刚就可以成功挖起四五节长的莲藕。

    然而,在孙刚按照他的方法独自作业时,常常挖了一大片也见不到一节藕,好不容易发现一段藕,小心翼翼地扒开泥,准备将其完整取出的时候,听到“啪”的一声脆响,最后的收获也只是几节断藕。

    “手插进泥,首先要慢慢摸,摸清楚整段莲藕的走势和长度,区分哪边是头哪边是尾,然后再逐段逐段地清除淤泥等障碍,挖藕要有极大耐心,才能成功取出完整的一段藕。”说话间,孙刚的大舅就跟变魔术似的,轻轻松松将一段一米多长的莲藕挖了出来。

    由于多年种藕,张大所已经练就了一双找藕的“火眼金睛”,“不是每根荷梗下都有藕,平均5根下面长着两三段藕,梗子高大粗壮、颜色泛黄又没有完全枯萎腐烂的下面才有,空荷梗下没藕,坑刨得越深越徒劳。”

    将这些经验现学现用后,孙刚渐渐开始“上路”,在一个多小时时间里,挖出了十多斤藕。

    “哇,泥鳅……”孙刚挖起一团泥,发现一条大泥鳅在泥里翻滚着,孙刚喜出望外,伸手就抓,可是泥鳅一滑,掉进泥塘里了。孙刚囧了。

    “刚娃,现在泥鳅不好弄,等我这儿的藕全部扒完了,就直接拿铁锨掘。”张大所看着外甥那发窘的样子,提醒他别忘了正事儿。

    “呵呵……”旁边的几个人发出了善意的笑声。

    在孙刚弯腰站在水塘中央挖藕的两三个小时中,大腿以下部位基本上冻得没了感觉,由于要不断地铲泥采藕,劳动量较大,上身穿的秋衣及外套已被汗水浸透。在不停地刨土挖藕后,十指各关节格外酸疼,长时间佝偻着作业,让人腰酸背疼。

    忙活了半天,收获了不少,够几个集卖的了。

    孙刚的大舅妈已经张罗出一桌好菜,叫他们上来洗洗吃饭了。

    孙刚浑身上下没有一点干净的地方,脸上都是泥点子,头上也有,泥点已经干了,弄得头发一缕一缕的。

    光洗刷就换了几盆水,才像个人样。

    中午陪着他们喝了两杯,冬天下泥里干活就要喝点儿酒暖暖身子。

    下午,孙刚又帮忙干了一下午,晚上喝的微醺,背着大舅装的十几斤莲藕,亦步亦趋的回家了。

    没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浪漫,也没有轻舟采莲的诗意,有的只是冰冷的污水和陷进去就难以自拔的淤泥…………

    吃藕容易挖藕难,正是有了这些人在泥水中不停地采掘,莲藕才能走进千家万户、走向人们的餐桌。炒藕丁、滑藕片、炸藕夹、煨藕汤…………

    这次体验之后,孙刚才真正深刻体会到这些美食的来自不易——谁知盘中藕,片片皆辛苦。

    ————————————————————————————

    最近肯定让很多书友失望,我一定会改变风格,继续加油!!!希望大家还能支持我,多多投投推荐票,多多打赏!!!拜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