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381 勉强的妥协(2/2)

眼瞅没法子继续下去时,出身强y的说道。

    “如果德国经济出现大萧条,那么整个欧洲都将陷入衰退。”铁娘子默克尔同样寸步不让,她知道德国的确需要高卢以及欧盟其他成员国的帮助,可大前提是德国人的利益得到一定的保障,而不是让出至关重要的金融大权,如果失去了这个,那么德国还剩下什么呢?

    如果世人都认为德国人的经济之所以强劲是因为德国的制造业的话,那么就大错特错了,德国之所以能够在合并之后迅速发展起来,那是因为一方面德国人本身的素质和经济底子,经过长达四十多年的无军事化全力发展经济,这让他们快速的复苏。

    而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法兰克福在欧洲的特殊地位,要知道欧盟当初着手准备建立一个中央协调银行时,本意是设置在中立国瑞士,因为瑞士拥有当时全球最发达的银行业以及资金和技术,可是当时的德国和高卢人都对此十分反感,又因为鹰国在当时企图将鹰磅从欧元区脱离,这也导致了三驾马车中的鹰国首先在竞争中出局。

    最后之所以选择将欧洲中央银行设置在德国,并且设置在法兰克福,就是因为看中了这里是欧洲大陆的金融中心,而德国得到欧洲银行之后,借助其本身的特殊经济地位,不断从欧盟其他成员国中获取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经济红利,根据世界经济发展论坛在2015年展望对欧盟发展历史中的权威数据,德国人通过欧洲联盟在过去的20年里最保守的估计也摄取了超过18万亿欧元的经济红利。

    请记住,这是额外!而相比之下的鹰国,当初企图自保而选择鹰磅脱离欧元而**,这导致了鹰国通过欧盟得到的红利j乎不足德国的三分之一,要知道当时欧盟经济中最有可能主导金融大权的就是鹰国人,如果当时不是米国从中作梗,或许今天的金融中心就将是l敦,而不是法兰克福了。

    “欧洲的衰退并不影响高卢的经济继续发展!”马克这就纯属耍无赖了,反正德国人想要借助自身的危机来转嫁别国作为要挟条件,而不愿意出真金白银的话,那么高卢情愿看到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陷入衰退,从而主导欧盟的发展。

    “难道高卢愿意永远屈居在鹰国人底下吗?”默克尔不相信这是高卢人最后的底线,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发展的战略,德国人失败对高卢人来说肯定是一件好事,但是高卢人在这种剧烈的变动中却不能占据大头利益,这才是高卢人所担心的。

    “好吧,”马克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被打动的人,但是他知道,现在的情况很危急,如果德国人举手投降,那么高卢人就独木难支了,他必须要给这个盟友一点安,不然的话,一拍两散对双方都没有好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