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朝三世祖 > 第一百四十二章 风不静(一)

第一百四十二章 风不静(一)(2/2)

说是为了帮郭善,而是两个人的目的相同且也用了相同手段罢了。

    长孙皇后最了解自家这个大女儿的脾性,淡淡道:“你以为你跪在这儿你父皇就能收回成命吗?君无戏言,岂能轻易毁诺?更何况是在国家大事上已经做了抉择?如果我是你,就不该跪在这里,那样只会激怒你父皇,不仅让雪雁嫁到吐谷浑的时间会加快,还会让你父皇把对你的恼化成对郭善的恨。”

    李丽质倒不是不懂这些,只是先前她委实难以抉择所以才做出了下跪的决定的。

    便磕头道:“请母后让父皇收回成命吧,女儿知道母后一定能有办法。”

    或许,从一开始李丽质下跪跪的不是李世民,跪的是长孙皇后。求的不是李世民,而是长孙皇后。

    郭善忽然才觉得,自己或许忽略了什么。也忽然觉得,李丽质下跪其实就是为了让长孙皇后过来,让长孙皇后心疼。至少在郭善看来,长孙皇后比起李世民要讲道理多了,恐怕李丽质也是这么认为的吧?

    旁边,一直不说话的李雪雁也哭着叫了一声“叔母”,声儿和脸上都透着哀求,看起来可怜极了。

    长孙皇后淡淡的叹了口气,大步走出了凳子朝着李雪雁走去:“好孩子,苦了你了。”

    旁边的侍女们皆是一慌,纷纷持着簦去给长孙皇后躲雨。然而雨哪儿那么好躲的,长孙皇后的衣服被淋湿了小半。

    长孙皇后浑然不顾自己被淋湿了小半的衣服,也没有去嫌李雪雁湿漉漉的衣服,而是把李雪雁揽在怀里轻声问道:“你是不是很怨你叔父?”

    李雪雁嘟着嘴,泪眼婆娑摇头:“没有。”

    声儿还打着哭腔呢。

    长孙皇后用手掌轻轻抚摸李雪雁的脸,道:“你是不是不想去吐谷浑?”

    李雪雁还是摇头,说:“爹爹说过,来长安城听叔父叔母的话。叔父叔母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叔父叔母教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绝没有怨言。”

    她未必真能透彻这句话的意思,但哪怕真透彻了这句话的意思恐怕真要这么做却又是极痛苦的。旁边郭善叹了口气,暗想这是身为一个皇家的女人从小就该有的觉悟吗?或许她们该有这样的觉悟,因为上天赐予了你可观的身世却不可能再多给你一分的幸运了。

    “昔西汉元帝时,昭君出塞,使汉匈两族亲如一家。国家兴亡,其责岂在匹夫?身为皇家子女,更该表率于天下。这些道理你或许从你父亲那儿听过,这些道理你的丽质姐姐也听过。然而,这些道理你们不知,也还不懂。”她起身,淡淡的看了郭善一眼道:“隋时义成公主和亲突厥,历经四位突厥帝君更迭,一生饱受痛苦。本宫不喜欢她,却佩服她的血性和坚持。在本宫看来,后来她虽然被李靖将军所杀,但本宫依然佩服她。她的勇气和忠贞远胜过隋朝时候的诸位勇将,如杨政道之流亦不能与这女子相媲美。她是真正的皇家女,她做到了她该做的一切,直至消亡。”

    长孙皇后这些话让郭善想到了那个义成公主,隋帝时为了国家利益主动嫁到了突厥的女人。这个女人确实先后给四位突厥的可汗做妻,而可怕的是这几位可汗,她丈夫死后就又嫁给了儿子,儿子之后又是儿子的弟弟...但饶是如此,她也坚强的活了下来,一生都在为隋朝做贡献,炀帝死后又帮助杨政道建立后隋,一直到临终前国破家亡也未曾向胜利者投降...直到被李靖杀死。

    这是个战斗至死的女人,或许名声不响,甚至在皇家的族谱上也已经被除名,但她一生的经历却不可谓不让人侧目。

    听长孙皇后道:“本宫说这些,你们都懂了吗?知道该怎么做了吗?”又望向李丽质道:“带着你妹妹回屋里去吧,如果真想你父皇收回成命,就该好好想想一个能打动你父皇收回成命的理由。”

    长孙皇后说完话,不知道李丽质是怎么想的,于是叩了首真的起了身了。

    郭善的脑海依然在想着长孙皇后所说的那个义成公主,那个女人确实值得人敬佩,但所有人都该效仿么?和亲乃是为了天下太平。这个是大臣们可以理直气壮的让皇家女子远嫁他乡的借口么?

    或许所有的皇家女子都该向义成公主看齐,可郭善却不认为;他始终认为,别人愿意付出不代表自己可以坦然接受。倘若别人不愿意付出,更不可以道德捆绑让别人付出,自己却坦然的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