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霸王门徒 > 第四十三章 巩固基础

第四十三章 巩固基础(1/2)

    我本有把四洲的军政统一管理的想法,但经反复考虑之后就又放弃了。这其中主要有几个原因:其一、各州的具体情况不同,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只能是适得其反。其二、古代的通讯手段过于单一和漫长,虽已让陶应等训练成了信鸽,也只能是用于简单、短途的信息和战争的情报传送,并不适用于具体繁琐、长途的政务指令的传送。为了不影响地方的具体军政的效率,只好实行各地独立管理。其三、近十几年来,由于天下纷乱,朝庭鞭长莫及的政令不通,各地方官吏已习惯了自主管理的方式,骤然改变容易产生逆反的心理。

    现在最富庶的当属江东。再加上有张昭这个吝啬鬼掌管政务,江东的钱粮储备按张昭送来的邸报看已可以支持二十万大军两年的战争需要,这让我心中也颇有了一些底气。经过近两年的观察,鲁肃也并非如其表面上那样的敦厚平和,而且颇有‘笑面虎’的潜质,杀伐决断甚有章法;对世家大族的打压和怀柔相结合,并没出现原时空的激烈反弹。同时,虞翻主持的对山越的分化瓦解的策略也颇为成功。据报董袭已经收复了六成以上的山越部落,组建了五千的山越军,现在正配合其统领的山地军对剩余部落的进行剿抚。因而,我就把扬州牧大印直接交给鲁肃和张昭二人掌管,以此统一江东的号令。

    阎象虽然归附不久,但其施政能力已经充分的显现出来。在我强力要求不得影响民生的前提下,以两郡之力已经可以保证淮北的地方安置和前出之军的供给了。想来既要解决战后的安置,又要承担八、九万大军的供给,阎象已经是竭尽所能了。同时,两淮有严谨的太史慈坐阵军方,也让阎象有了坚强的后盾。其实这里面,也有我出手较早、并没让袁术这个‘败家子’把淮南搜刮殆尽的原因。

    而徐州除自给外,还要承担着青州这个无底洞;现在已经渡过了开始的拮据,出现了略有盈余。青州一地,尚有人口三、四百万,让战乱已经消耗得图穷四壁、百姓家无隔夜之粮。为保证地方的稳定,贾诩和孙乾耗尽了脑力;为起到震慑作用,狠辣的贾诩仅盗首和地方豪强就斩下了近千头颅。自诸葛瑾前去以后,二人的压力才略有缓解。据贾诩禀报:诸葛瑾政务、军略皆嘉。可堪大用!我心中暗说:千古一相的兄长,能力当然不一般了!

    当然,我最信任的还是稳健的徐庶。在我远行之时,均是无敌侯大印来号令四洲。而大印的掌管者,则非徐庶莫属。过万军卒的调动,非此印不遵。郭嘉秉性上是一个跳脱、灵动之人,不能用政务和军略把他束缚住;只能是给他广阔的思维和遐想的空间,他才能对宏观的大局加以掌控和预测,才能让我不出现总体上的战略失误。周瑜是个战争奇才,把他放在同曹操绞杀的第一线,正是充分发挥了其对战略、战术的超常洞察力、敏感力。以强大的后方给他做后盾,相信他绝不会象原时空那样的束手束脚、遗恨千古。

    另外,我还在陶应掌管的密探部门中配属了内部监察部份,专项监控内部军队和政体的动态,纠察四洲内的地方异动和贪赃枉法行为;并委派程昱主掌。我特别的交代程昱:青州属于代管。因而,只纠察地方动态既可,其它的由贾诩自行去处理。其实,我主要是担心贾诩往往先求自保的个性,怕因此而引起他的警觉来个蹈光隐晦,那就得不偿失了!

    陶、糜两家的商务已经遍布天下,财富的积累已经可以用亿计。因而,糜竺和糜芳只好全力的投入到经商上面。而糜芳掌管的护盐军也已经近万,被分布在各个盐场。当然,军费要由盐场来承担。糜贞仅账目一项,就已经忙的头昏脑胀了,也再没有空闲时间去进行所谓的巡视了。就这块财物来讲,已够我跌倒一次再爬起来的了!唯一知道内情的两个人徐庶和郭嘉的反应各异:徐庶是更加勤恳的去掌控军务。而郭嘉也不知从那儿弄了柄破扇子,边扇边说到:"狡兔三窟啊!"气的我差一点儿没抢过来给他折了。看来郭嘉是打算抢以后诸葛羽扇的专利了!我不无恶意的暗想着说:"用鹅翅翎扎一柄。使用起来会更潇洒!"郭嘉两眼放光的就忙去鼓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