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三国当校长 > 0086 春风得意袁本初

0086 春风得意袁本初(2/2)

是我的强劲对手,也只有你才能配成立我的对手。啊哈哈哈……”

    袁绍毫不掩饰地显露出了对刘备的轻蔑之情。而他虽然认可了曹操这个对手,不过看他现在的样子,肯定也并没有认为曹操就能够威胁到他的当选了。

    这人哪,得意时才能看出他的本性。就像有许多男人之所以没有变坏,并不是他不想变坏,而是他没有变坏的条件。而女人也是,之所以没有变坏是因为没有接触到诱惑,或者缺乏变坏的资本罢了。

    同样的,有不少人骂官员贪污腐败以权谋私,但是当他们真当上了官,所作所为也和他们之前痛骂的对象没什么两样。所以说要防止贪污腐败不能寄期望于人类的道德,必须要有一个客观上能严格监督得住官员,在客观上就能让监督者无法不严格去监督的制度才行。

    “本初!本初……”

    曹操看见袁绍的大笑吸引了不少同学的目光,连忙低声提醒了袁绍两声。他看见袁绍根本没有听见,好像已经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yy中,于是不露痕迹地向一边挪了几步,装出一副“我不认识他”的样子。

    虽然其他同学可能觉得很诧异,但曹操可是十分清楚,袁绍本来就是这个德性。什么宽雅有局度啦,忧喜不形于色啦,那都只是表面,是他在世家大族的贵族式教育中“制作”出来的面具。而性格矜愎自高,在接人待物时,尤其是对待身份地位名声和他不对等的人时——和学识才能方面无关,他骨子里总带有那么一种贵族式的优越感,这才是他的本性。

    或许这也和袁绍的母亲出身低贱有关吧。就算袁隗和他的几个兄弟作为袁氏的长辈能尽可能地做到公正,他们也不可能让下面的所有人也都公正地看待袁绍。何况在必须要做出选择的关键时刻,这些公正的长辈也自然会更倾向袁术——毕竟袁术才是嫡出后代。

    正是因为一直以来在背地里都会被人轻视,所以当袁绍站在比别人更高的地方,自然也会下意识地轻视他人来平衡自己过去的心理阴影。可能他自己没有刻意这样去做,但是事实上他会不自觉地采取这样的行为,以便让自己的精神感到愉快。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说起来好听,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那样做的。正相反,大部分人小的时候受到了什么样的对待,长大了之后也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所以小时候遭受父母打骂的孩子,大多数成为父母以后不仅不会因为自己知道被打的痛苦而对孩子更温柔,反而会更加变本加厉地打骂孩子。

    毕竟,在这个蓝色行星上,能够将同类的痛苦当作自己的快乐,通过欣赏同类在凄惨地挣扎着死去的景象来获得愉悦感的残忍生物,也只有人类这一种罢了。

    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有两样东西,我愈是经常和持久地思考它们,对它们日久弥新和不断增长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实着我的心灵: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但实际上康德的这段话,只能表达他个人的高尚。

    与之相类似的是柏拉图的《理想国》、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以及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下一个阶段将是“共产主义社会”——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个词一般是作为同义词使用的,他们讲的科学社会主义就是科学共产主义。

    这些理论都建立在他们个人高尚的道德情操之上,而事实却是这种利用逻辑推理出来的美妙结论所使用的“人类样本”只是道德高尚的人类,而道德高尚者却并不能够全面地代表人类的本质属性,这些结论并不够科学。因此他们所构想出来的,也只能是一个“理想的国度”罢了。

    =====我是理想的分割线=====

    袁绍终于笑完之后,发现曹操已经溜到宣传栏的那头了,有些不满地跟了过去。正装作专心致志地观看通知的曹操在袁绍走到他身边时,自然地转过了头,抢先指着这边贴的布告对袁绍说道:

    “本初快来看,这边还贴出了竞选演讲的通知。这次学生会竞选活动期间,将在礼堂举行三次候选人的竞选演讲会,党校长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其中两次是在竞选期间,最后一次是在竞选投票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