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答案从未在风中飘过 > 答案从未在风中飘过 第十一章(1)

答案从未在风中飘过 第十一章(1)(1/2)

    答案从未在风中飘过 第十一章(1)

    给母爱一次机会

    ——“如果说列侬早期的音乐灵感来自性,中期的灵感来自毒品,那么晚期的灵感就来自小野洋子。”

    1965年7月,约翰?列侬在接受英国报纸《旗帜晚报》记者莫林?克利夫采访时说了一句“我们现在比耶稣?基督还受欢迎”,报纸发表了这篇文章后,没有什么反响,但是这篇采访被美国的一份刊物转载,立刻引起轩然大波。捅了上帝马蜂窝的列侬在一段时间受到来自各方的指责,很多人烧毁了“披头士”的唱片,列侬本人也收到不少恐吓信件,其中一封信是这样写的:“约翰将在美国被人用枪打死。”一语成谶,15年后,列侬在家门口被马克?查普曼(Mark Chapman)用枪射杀。

    显然,写这封恐吓信的肯定不是马克?查普曼,因为这个杀手当年才10岁。但是查普曼为全世界“披头士”歌迷制造了一个最大的悲剧——“披头士”成员中最具魅力的约翰?列侬,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每年的12月8日,列侬的歌迷都会以不同方式来纪念他们心中的英雄。

    摇滚乐历史上因各种原因死去的摇滚歌星有很多,但是列侬之死更让歌迷遗憾,这主要在于,他是“披头士”乐队的灵魂,他曾经跟保罗?麦卡特尼联手创作了几百首经典歌曲,他们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大众文化,在全球引发了“披头士热”。与麦卡特尼相比,列侬身上更具备摇滚乐的精神象征,他创作的歌曲更具有根源音乐的特征,但又不失优美的旋律,他的歌词从歌颂爱情到对社会乃至政治的关注,更具有人文色彩,使他成了一个代言人,从摇滚精神层面上讲,列侬的思想丰富了摇滚乐甚至他自己的性格,并且,他的生命是被一种极端方式夺走的……所有这些,构成了列侬作为一个摇滚歌星、公众人物和富有传奇色彩的明星的一切特质,因此,约翰?列侬在歌迷心中永远是迷人的,完美的,是值得人们崇拜的。

    从一个艺术家的角度来看列侬,上述的一切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作为一个人,由于他作品的感染力带来的效果从而导致人与作品界限的模糊进而使歌迷失去对一个人全面了解反而不利于对其作品的理解,但是歌迷都习惯了这个怪圈,人品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那些疯狂的歌迷所关心的,他们关心得更多的在于对名人崇拜所产生的某种心理上的化学反应,只要这个反应让自己感到快乐,其余都可忽略不计。

    我更感兴趣的是人性状态下而不是作品状态下的列侬,也许把目光投入到这个角度会引起人们的不快。艺术家的作品从来都是具有光环色彩的,可以掩饰一个人的脆弱、自私、贪婪、卑鄙乃至更多不好的一面,作品的光环越亮,掩饰的就越多,好的一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