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答案从未在风中飘过 > 答案从未在风中飘过 第九章(7)

答案从未在风中飘过 第九章(7)(2/2)

,给莱登创造了机会。其实,从90年代后半段起,他已经把电子乐舞曲当成未来的方向,“公共形象公司”因此解散,显然它不太适应莱登的要求。与“圈外”合作,仅仅是他的第一步,接下来,便是出版自己的专辑,这就是1997年的《精神病患者之路》(Psycho's Path),《公告牌》杂志称“这是20年来最有影响的歌星第一次出版个人专辑”。这张专辑在“公共形象公司”解体后便着手录制,用了3年的时间,这次莱登没有请什么乐手,自己包办了所有的器乐部分。但混音时却请来了一批专家:“化学兄弟”(Chemical Brothers)、“左外野”(Leftfield)、莫比(Moby)和丹尼?萨伯(Danny Saber)。

    为了这张专辑,他要建一座录音棚,于是就需要钱,为了这笔钱,他要靠重组“性手枪”的巡回演出挣出来,他说:“我喜欢钱,因为要完成这张专辑,这就是为什么要巡回演出的原因之一。”

    在《精神病患者之路》中,如果你想象着把莱登的唱抹去,那么它就是一张精彩的电子乐唱片,只不过莱登那耳熟能详的声音给人的印象太深刻,让你不由自主地想到“性手枪”“公共形象公司”。同时,莱登在其中也没有放弃吉他。不过,这张专辑着实让莱登过了一把瘾,在电子高手的辅助下,他尝试了多种风格,轻松电子小品式的《狗》(Dog),暗含着对宗教的质疑。在《太阳》(Sun)中,你能听得出莱登除了对电子化的东西感兴趣,对把纸箱子当做鼓来敲也同样感兴趣。还有悦耳的但却是谈论死亡的《精神病患者之路》(Psycho's path)。

    专辑基本上把莱登定位在Techno的路子上,但它却不具有电子乐的冰冷、单调或荒诞色彩,仍保留了莱登的传统唱腔,仍保留了旋律。因此,它比一般的电子乐唱片更具可听性。

    约翰?莱登在记者面前总是一副谦虚、彬彬有礼的样子,这和他在舞台上截然不同,他总爱对记者说:“我是个真正糟糕的音乐人。”但他同时还说:“但我知道如何搞出我自己喜爱的东西来,很多音乐家都在学习,但很少有人明白,因为他们缺乏自由的领悟能力。”

    其实,莱登真正讨厌的是“平克?弗洛伊德”。

    比如男人

    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了鲍勃?迪伦,让我再去选择一个偶像,我就选择伦纳德?科恩。

    6年前的一个下午,我在一个过街天桥上看到一个卖打口唱片的人,我花了两元钱从他手里买到了伦纳德?科恩的《精选集》(The Best of Leonard Cohen),这是我迄今为止做过的一笔最划算的交易。

    从此,我开始喜欢上科恩。我曾试图走进这个人的世界,但我发现非常困难,但他那让人难忘的歌声又让我无法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