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图解生活心理学 > 第六章 与领导间的相处心理(9)

第六章 与领导间的相处心理(9)(2/2)

,而是可以采取一种“粘合剂”的方式,起到融合各方矛盾的效果。因为职员目前对张先生还没有太多意见,张先生可以先和职员保持一种正性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并不是要帮着职员反对领导,而是要满足职员的心理需要。既然职员还没有离开公司,就仍然把他当作公司的一员来对待;对领导则是继续尊重,做好交流。有人认为这样做是“墙头草,随风倒”,觉得这是不够主动的表现,但在职场中,有时少做一点、少掺和一点,比无边界地乱做一气要好得多。

    再次,张先生要有一定的抗压力和承受力。在职场中,压力是难免的,中层管理者更需要在上下两级的压力中游走。那么怎样才能既满足领导要求,又对下属负起责任?怎样既坚持原则,又有灵活性?张先生只有不断从工作中积累处理复杂情况的经验和智慧,才能游刃有余。

    心理学有一种理论认为,在面对两方矛盾时,如果第三方保持中立,同时不断和冲突两方保持接触,冲突会自然化解。这并不说明保持中立的第三方胆小怕事,而是他的一种职场生存策略。

    白领职场减压

    张先生最近和老板闹得很不愉快。老板王经理是个女强人,最近,她要求每个员工每做完一个项目,除了要向项目经理打一份书面报告外,还要向执行主任做详细的口头汇报,张先生认为这样做费时费力,极不合理,于是坚决反对。员工李小姐坚决拥护王经理的决定,并且不久递交了项目报告,并向执行主任做了口头汇报;员工吴先生觉得两种意见都有道理,于是一方面按王经理的要求做了,一方面也同情张先生的意见。最后,张先生愤而辞职,另谋高就,其他几个员工逐渐都按照王经理的要求做了。

    另一位是关于林小姐的案例。她最近觉得很奇怪,赵经理几次侵犯她的权益,先是克扣薪水,然后忘记把她的年度报告递交给上级。赵经理与林小姐关系以前不错,但这以后,他也逐渐疏远了林小姐。林小姐感到大惑不解,也不常去找赵经理汇报工作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心理分析

    从这个案例里,我们能看到人际关系中三种类型的人:攻击型、屈从型、超脱型。

    攻击型,以张先生为代表,这类人倾向于通过攻击的方式,把人推开,和人结束关系。

    张先生从小家教就很严,母亲希望他成为一个重要人物。父母很重视他的学习,一考不好就会责备。长大后,张先生成为一个谨小慎微的人,但也很叛逆,与人搞不好关系。他有未解的情结,他想反抗父母,可道德观又不允许,于是他把生活中的权威当作父母一样来反抗,以发泄心中的压抑。母亲希望他成为重要人物,导致他的自体表象无限膨胀,他用攻击的方式来证明自己是重要的,是权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