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微博改变一切 > 第十五章 如何转发(2)

第十五章 如何转发(2)(2/2)

微博的气氛,增加了参与感,使粉丝更加喜欢我的微博。

    例如,针对我在微博大会上提出的,“我在做什么” 升华到“我在想什么/我在关注什么”的提法,我就发起过下面这样的讨论:

    李开复:今天在微博大会,我提出微博很大的进步就是从“我在做什么” 升华到“我在想什么 /

    我在关注什么”,让内容更有深度。有几位朋友不同意我的看法,认为我“太哲学家”了,而大部分人还是更喜欢分享自己在做什么,还有观察别人在做什么。是这样的吗?

    针对这个讨论,有一千多个网友转发,最终得到了1196条回复。可以说,这个讨论非常成功,很多网友都在回复中贡献了他们的真知灼见,有些见解让我受益匪浅。作为示例,在这里摘录一些精彩的网友观点:

    同意开复老师的观点,“我在想什么”“我在关注什么”的成分多的多~思考问题的微博能看到自己的成长~

    我赞成李博士的看法,你在做什么并不关键,你在想什么则或许值得别人借鉴,所以只记录你在做什么的微博是写给自己的,同时记载你在想什么的微博才是兼顾大家的,所以各随心愿

    不是的,我关注我在想什么,我在关注什么?微博是情感与思想的产物,如果内容没有深度,必死无疑。

    微博不仅大家了解别人,也同是让别人了解自己,但是这个平台觉得更应该是提供提升自己的平台,了自己所不知,想自己之前未所想的。东西都为我所用了,才是最好的结果,不是吗?

    我上微博主要是想了解他人的动态,同时也想让陌生人知道我在做什么,想什么。让他们知道一些不能让熟人知道的秘密。我想,这应该也算是一种倾诉吧~

    “做什么”像是物质信息,“想什么”像是精神信息,所以我同意,分享和关注“想什么”的微博越来越多是微薄的一种进步

    严重同意,这也是为什么让我对微博不屑一顾到时刻关注的转变。微博成为了一个我时刻了解世间变化的窗口,更可以方便的借鉴专业人士的眼光来关注社会,反省自己。谢谢您的剖析!

    我想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吧,微博只是一种使用工具。使用主体不同,目的也就不同。所以有的人喜欢表达自己在做什么,有人喜欢通过微博找到更多的有共同爱好的朋友,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角度发表微博。所以说微博对个人和社会都是一个大大的平台。

    我也会通过微博这个互动平台,向粉丝们征集向名人提问的问题:

    李开复:明天要和下面三位在一起一天,大家有什么问题想问他们:《纽约时报》新闻主编、《商业周刊》执行主编、《芝加哥论坛报》的普里兹奖得主?(这是百人会赞助帮助美国媒体理解中国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