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前言(1/2)

    前言

    在迈入09年之际,一个特别的契机使得魔术又重新披着炫彩的外衣回到了人们的视线当中。各种形式的魔术犹如久旱逢甘霖一般开始欣欣向荣地迅速发展。随着魔术技法的愈加成熟以及表现形式的与时俱进,魔术不仅不会让观众觉得乏味,反而总是给人们一种新鲜且充满了生命力的感觉。

    当人们仍旧无知的时候,会觉得无法理解一些神奇的事物,于是人们便将这一切归于神灵的力量。后来,在人们了解一些奥秘的时候,又会幻想着其他奇迹的出现,哪怕这些奇迹是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而魔术就将这两者很好地联系在了一起,在满足人们对奇迹的渴望的同时,又告诉人们,魔术的神奇就在于所有的惊奇其实都是人为反应,与神无关。就是这种现实与虚幻的相互交替,使得人们对魔术欲罢不能。魔术具体产生于何时何地,现在已经无法准确地考究了,但无论是在中国的上下五千年中寻找,还是在世界文化之林里徜徉,魔术无疑都是非常久远地存在着。在中国,魔术亦有幻术、眩术之称,或许从名称上就可以感觉到,当时这种奇异的现象多少带有了一些宗教或者某种崇拜的味道,这让我们不禁想象,当时的魔术在观者们的心中是多么的神秘。种种不可思议的现象让观者觉得既新奇又恐惧。当时的魔术与现在的魔术相比也许不能同日而语,因为当时的魔术师并不是靠高超的手法或是绚烂的道具有意识地制造奇迹,对于当时的魔术师来说,最好的道具就是大自然创造的一些在当时无法解释的现象,在那个时候哪怕是风雨雷电也能让人们叹为观止。当然最早的魔术除了会让人们感到恐惧以外还会让人们产生一种对生计的期盼:希望神灵或是神迹能够给自己带来丰衣足食、六畜兴旺的平安生活。

    当魔术走下神坛来到民间的时候又多了一个相对柔和的名字:戏法。关于这个“戏”字,早在刘向的《烈女传》中就有相应的记载:“夏桀既弃礼仪,求倡优侏儒,而为奇伟之戏。”而对于此“戏”,曾国珍先生又有这样的注释:“这里所说的戏,既不是原始的舞蹈,也不是汉代以后的戏剧,而是正在形成的戏法、杂技之类的表演……”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客”、“士”阶层中就有这种类型的能人异士,他们的存在是为了满足诸侯君王们渴望长生不老、权势永存的愿望。而“真正”具有这样神功的方士或幻师们的本领也就被众人口耳相传的神乎其神了,在当时人们的眼中,这些术士不仅可以飞檐走壁,还可以随意变换自己的身份,甚至是自己的性别。而这一时期也有了关于西域魔术的传入记载。到了汉朝,戏法开始大规模地兴盛起来,这一时期本国的戏法也成了欢庆喜宴,甚至是显示国威而不可或缺的要素。在这一时期产生了我国记载最早的魔术节目:“鱼龙曼延”和“东海黄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