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随意饮食参禅机(1)(2/2)

豆制品还能做出素鸡、素鸭、素肉、素鱼、素火腿,等等,味道鲜美,形象逼真。

    为什么都吃豆腐,中国的豆制品品种更加丰富呢?我觉得,这可能和历史上中日佛教流派不同有关。日本小乘佛教颇有地位,而中国流传的佛教,主要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对僧侣的戒律严格,不得吃肉食荤腥。在这种要求面前,中国僧侣只得通过制作更加美味的素材来改善伙食了,黄豆就是他们经常使用的原料之一。很多豆制品都是在佛寺中创造出来的。至今,中国很多佛寺依然有美味的豆制品素菜供应游客。而日本的小乘佛教在这方面没有要求,僧侣们没有必须吃素菜的要求,也就没有研制更多豆制品的兴趣了。

    作为很能吃黄豆制品的中国人,笔者对纳豆不但觉得新奇,而且很有兴趣品尝。有朋友提醒我,说纳豆这东西是发酵过的,有奇特的味道,你可能吃不了。但我自己很有信心——中国的酱豆腐、臭豆腐,也是发酵过的,也有奇特的味道。这些东西我们中国人吃得津津有味,难道会害怕纳豆吗?

    不料,真的吃纳豆,却无论如何适应不了。它有着黏黏的白丝,散发出类似生活垃圾的味道,要把它吃进嘴里,真有些需要把心一横的勇气。

    就这样,我居然被纳豆打败了。

    然而,我家小魔女一直劝我多吃纳豆,说这东西对身体很好,能清洗血管,保护肝脏,降低血压……功能不亚于红茶菌和甩手操。我则不断拒绝,小魔简直变成了纳豆祥林嫂。

    一天,有位刚来日本的中国厨师来做客,听到我们争执,就问什么是纳豆。我把纳豆拿来给他看。这位厨师点点头,说不要紧,我处理一下你再尝尝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