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美国茶话会(2/2)

圈。这就是我得到的第一朵美国小红花!也是我逃课后居然得到的第一朵美国小红花。Prof.G缄口不问我为什么没有上课,寒暄两句后,就留下我一人如石化般立在原地。

    国内扎实的理论基础让我对所学课程得心应手,而考试的顺利更让我有了肆无忌惮自由散漫的理由。于是,最初的麻痹大意给我后来埋下了不少“地雷”。美国作为计算机学科的发源地,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非常严格,从本科第一堂课就有独立的上机实验。没多久,Prof.G开始布置课题研究,每个人需要独立验证课内的一个命题,并且用计算机语言实现。听到这个家庭作业,我瞬间有些慌神,虽然已经完成了国内计算机本科,可是真正编程的课题寥寥无几,语言早已经忘得一干二净。我马上从学校的图书馆借来C++的编程指导书,并向M师姐求教上机编译避免出错的命令。第一次编程的窘态让我记忆犹新,面对电脑屏幕,我不知从何下手,指导书的每一章节仿佛都和国内的教材差很远。这个课题一下把我打回了解放前,我像个从来没有接触过编程的新手,磕磕巴巴,拼拼凑凑,写不出个完整的轮廓。离交作业的截止期限只剩最后一个晚上了,我的程序仍然不运行。 我再也按捺不住,凌晨两点跑回系里的公共机房进行调试。半夜的机房寂静空荡,我看见了修同一门课的另一个中国人,神态凝重,和我同病相怜。我强打起精神,奋战到天明,最终勉强把程序调试好,发给教授。

    就这样,凭着最好的理论成绩和勉强的上机成绩,我还是拿到了“A”。可是,自己磕磕绊绊的编程能力让我隐隐约约感到有些不踏实。

    回头看来,适应截然不同的教育体制,对每一个留学生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最初的阵痛不可避免,有的留学生因为语言问题,强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不敢怠慢;有的因为在国内基础差,不得不更下苦工夫。而回想当时的自己,因为语言的适应和理论扎实放松了警惕,过于顺利的过渡恰恰是还没有过渡的表现,只是把所有的挑战都积累到关键时刻来让我应接不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越早地意识到不足越可以带来充足的反应时间。最初一两年的生活学习如同友谊赛,输赢并不重要,旨在锻炼提高,发现问题。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毕业、找工作压力增大,友谊赛就升级成世界杯,这时再开始临阵磨枪就为时已晚了。 美国教育看似轻松、自由,可是却“暗藏杀机”。老美老师只管教课,学习由学生自己全权负责,他并不会关心你是否到堂,也不会催促你的作业。突如其来的自由,让很多在国内习惯重压下学习的学生迷失,只是没有料到我也会是其中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