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茶经 > 续茶经 第五章(10)

续茶经 第五章(10)(1/2)

    续茶经 第五章(10)

    谢肇浙《五杂俎》:“唐朝薛能在《茶诗》中说:‘盐损添常戒,姜宜著更夸。’这样煮茶,怎么会有好味道呢?或许这是在陆羽品茶之前吧。到了东坡《和寄茶》诗中说:‘老妻稚子不知爱,一半已入姜盐煎。’当时就觉得这样做不对了,但这种习惯至今还在。今天江右和楚人,还有用姜煎茶的,虽说是古代的风气,还是觉得不合规矩。”“闽人的难处是很难得到山泉,所以多用雨水煮茶,它的味道比不上山泉,但是比山泉水清。但是淮水以北,雨水多是苦而黑,不能用来煮茶。只有用雪水,冬天的时候收藏起来,到了夏天再用,才是最好的。虽然雪也是雨水凝固而成的,但是雪适合雨水却不适合,这是为什么呢?可以说:因伪方的屋瓦不干净,多把很脏的泥土涂在上面。”“古时候的茶,被称为煮、烹、煎。必须水开的像蟹眼一样,茶味才正宗。今天的茶叶只要用开水冲进去,稍微沾上火的颜色就会变黄而且味道苦涩,不适合饮用。才知道古代和现在煮茶的方法是不一样的。”“苏才翁斗茶用天台的竹沥水,其实是竹露,不是竹沥。如果像今天的医生用火烤从竹子里面取沥,那就肯定不适合茶了。”

    顾元庆《茶谱》:煎茶的四个要诀:一是选择水,二是洗茶,三是候汤,四是择品。点茶的三大要求是:一是器具洗干净,二是烧热茶杯,三是选择果子。

    熊明遇《岕山茶记》:烹茶时水的功劳最大。没有山泉就用雨水,秋雨最好,梅雨差一些。秋雨冽而白,梅雨醇而白。雪水是五谷的精华,颜色不可能白。存水时需要将石子放进坛子里,不仅对水有益处,而且白色的石头和清澈的泉水,也会让人觉得赏心悦目。

    《雪庵清史》:“我生性喜欢清苦,只有与茶的习性相近。幸好靠近茶乡,能够让我随意饮用。我的朋友不能分清三火三沸的做法,我每次过去饮茶,不是太老了,就是太嫩了,使得这样香甜的味道荡然无存,这都是被李南金的说法误导的。只有罗玉露那样的说法,才能把握好火候。朋友说:‘我只喜欢读书,游玩山水,作佛事,有时候还醉倒在花前,不喜欢水厄,所以对火候不精通。前人说:去掉体内阻滞和疲劳,一天都会感觉舒服;消耗了精气,对终身的危害才大。获益就说是茶的功劳,得到害处就不说是茶。甘受俗名,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哎!茶真是冤枉啊。曾听过和尚说:去掉体内阻滞和疲劳,清苦的好处很多;消耗精气,**的危害最大。获益的时候不说是因为茶,自己害自己的时候倒说是因为茶才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