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茶经 > 续茶经 第二章(3)

续茶经 第二章(3)(2/2)

,让一个童子专门负责煮茶,以便长日清淡,寒宵夜读。这是文人雅士不能缺少的。

    《灌园史》:庐廷璧好茶成瘾,号为茶庵。曾经为了向元僧讨教茶具的十件事,特意整理好衣冠去拜访。

    王象晋的《群芳谱》中记载:福建人用粗瓷胆瓶装茶。最近鼓山支提有了新茶叶,顿时全都学习新安,制成方形和圆形的茶具,就觉得神采奕奕与众不同。

    冯可宾《岕茶笺?论茶具》:茶壶,用窑里烧出来的器具最好,锡制的就要差一点。茶杯汝、官、哥、定这些地方出品的瓷器都是不可多得的上品,只要自己喜欢就可以了。

    李日华《紫桃轩杂缀》记载:昌化的茶叶像桃树的叶子和柳树的梗那么大,非常香。我曾在旅途中偶然得到,手在制茶的焙瓯上摩挲三天,香气不断。

    臞仙说:古代的茶灶,只能听到它的名字,看不到这种东西,估计没有这样的清气。我用陶土粉烧成瓦器,不用泥土烧制,陶土粉更耐火,即使是很猛烈的火焰也不会被烧裂。它的直径不到一尺五寸,高大约二尺多一点,通身都镂刻铭、颂、箴,用来警示后人。又把汤壶放在它的上面,其他的位置都是空的,下面还有打开的空地方,可以装瓢瓯等物品,气味十分清香。

    据《重庆府志》记载:涪江的青■石做茶磨最好。

    《南安府志》记载:崇义县出产茶磨,石门山的石头最好。那里的石头质地纹理缜密,很适合雕琢。

    闻龙在《茶笺》中说:茶具洗完后,要把它倒放在竹架上,让它自行变干最好。只能用抹布擦它的外面,绝对不要擦拭它的里面。虽然布很干净,但是只要经过人手就容易产生异味。即使喝茶时器具不太干,也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