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茶经 > 续茶经 第一章(8)

续茶经 第一章(8)(2/2)

“建安的北苑茶,在太宗太平兴国三年的时候开始制造,派专人制造,把它印成龙凤的样子,用来进贡。到了至道年间,才添加制造了石乳、蜡面。后来的大小龙茶,又开始于丁谓,而成形于蔡君谟的时候。到宣、政年间,郑可简开始以贡茶进献,以后领了漕运,再添加进去,数量渐渐多了起来,今天还因袭这种做法。细色茶叶有五个系列,一共四十三个品种,制造的形状各有不同,共有七千多块,其中的贡新、试新、龙团胜雪、白茶、御苑玉芽这五种是在水里面挑拣的最好的;其他的都是直接挑拣的,稍微差一点。还有成色粗一点的茶叶七类,共五个品种。大小龙凤和拣芽,都加入了龙脑,制成圆形的茶饼,总共四万多块。水拣茶也就是社前的茶,生拣茶是火前的,粗色茶就是雨前的。福建天气暖和,雨前的茶叶已经老了而且味道很重。又有石门、乳吉、香口这三种外面烘焙的品种,都是隶属于北苑的,它们都是把茶芽摘下来后,送到官焙里面去加工制作的。每年要花去一共两万多缗的钱,每天要雇佣上千人,历时两个月才能够完成贡茶的制造。这里制造的茶叶不允许超过规定的数量,进贡后市场上几乎就没有这种茶叶了,所以人们很难得到。只有壑源那些地方烘焙的私茶,其中的绝品好茶也能比得上官焙的茶叶,从过去到现在,北苑的茶全部都进贡了,卖到各个地方的,都是私自烘焙的。”“北苑在富沙的北面,隶属于建安县,离城里二十五里远的地方,就是制造贡茶的地方——龙焙,也叫凤凰山。那里有一条小溪,往南流到富沙城的下面,才与西面来的水汇合在一起往东流去。”

    车清臣的《脚气集》中记载:《毛诗》中说:“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注:“荼,就是苦菜。《周礼》中记载端荼去做丧事,主要是因它的苦。”苏东坡诗中说:“周《诗》中记载茶叶很苦,但喝茶是从最近几年才开始的。”是把今天的茶认为是荼。茶叶,现在的人是用它来使头脑清醒的,从唐朝以来,自上而下人人都喜欢喝茶,就是普通的老百姓每天也要喝上几碗,怎么会是荼呢?比较粗糙的茶叫做茗。

    宋子安的《东溪试茶录序》中记载:茶叶适合生长在高山的北面,并且早上有太阳照射的地方。从北苑的凤山,到南面的苦竹园,东南一直到远处的张坑头,都是又高且向阳的地方,每年很早的时候茶芽就发出,茶芽肥乳,不是其他的地方所能够相比的。其次是壑源岭,地势很高且土地肥沃,烘出来的茶味道比其他地方烘焙的好。丁谓也说凤山高不过百丈,没有危峰和陡峭的岩壁,但是却绿翠环绕,气势很秀美,适合于各种有灵气的花草树木生长。又因为建安茶的品质天下第一,所以有人认为山川之间最美好的灵气,天地之间最调和的气氛,都在建安茶里面。又说石乳出自壑岭的断崖缺石之间,是草木的仙骨。近来蔡公也说:“只有北苑的凤凰山一带烘焙出产的茶叶味道最好,所以各个地方都认为建茶最为有名,也都说的是北苑所产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