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人生的乐趣 > 第五十七章 逃难过年追记

第五十七章 逃难过年追记(2/2)

来请,如果不去,认为看不起;非万不得已是应该应酬的。左邻右舍,前前后后,去了这一家,不能不也去那一家。年菜照例是六色;同样的做法,同样的味道。说起来,名目并不错,有鸡,有鱼,有猪肉;还有海味。不过鸡,只小小的几块,一人一块,照例由主人或其代表用筷子挟到各人面前的调羹里。鱼大概弄了碎,见不到整块的,实在并不多,薄薄的混在卤汤中,胡椒香菜配得好,气味还不错就是。猪肉堆起高高的一碗,可是干巴巴的,因为油汤,煮了又煮,早已当作补品喝了。真可以叫做走油肉,吃了以后嘴巴不会腻。所谓海味,无非是紫菜蛏干羹,也是薄薄的,你一调羹,我一调羹,大家吃得滋滋有味。山中缺少碘质,患甲状腺炎的人很多,菜确是贵重的食品。四方的桌子,每面可以并坐三个人,不用圆桌面,每桌可以坐十二个人。可以大口一嚼的是每人一个蛋,也由做主人的用筷子挟送。其余的菜一碗碗的吃,吃了一碗才吃第二碗。每碗开始吃的时候大家擎着筷子接连点筷头。“请请请!”互让首先下筷,显得很客气。吃到末了的卤脚,照例倒在下一碗吃的菜上。倒了以后碗沿留着的卤滴,就顺手把碗拿到嘴边去呷干。所谓碗,许多家实都还是用四角方方的木盘的,口大底小,好像是魁星斗。尖尖的角棱兜得很整齐。每次见着,我总觉得古代木工的巧妙。无论是木盘,或者陶器的碗,散席的时候总都是光光的;如果还剩着东西,那就是团子。散席以后不至于饿肚子,也是靠着团子的。这里并不舂糕裹粽,糯米团子,当天做起来得很多;吃饭以前先当点心,溅一点糖水或者盐水,盛在木桶里尽量吃。喝了酒以后又同猪肉装出两大碗来。用糯米团子代替拌上红薯丝的米饭,这就算作了过年。吃了这种年饭,才明了说我们天天过年的意思。团子我爱吃;不一定要到过年,平常请客,规模较大的,也大概用这个。但被邀请吃团子,总要防过“红菇关”。永安出产香菇,也多红菇。本地人喜欢用红菇,尤其是在过年的时候。红血血的颜色很美丽;但怕中毒,我也吃不出什么味道来。不吃要被责问“为什么这样客气?”吃了以后又要把卤脚倒到第二碗的菜上去,这在我是很窘的。

    原载1949年2月1日《论语》第17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