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山高水长 > 第六章 不爱钱的吴冠中(2)

第六章 不爱钱的吴冠中(2)(2/2)

谈生存智慧》等书出版,他今年50岁,出的书差不多正好50本,使人想起“著作等身”这个词。

    我与刘心武的交往,屈指算来已有近3年了。再推远一点,1985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我曾在熙熙攘攘的会议上采访过他。只是当时环境杂乱,他大概很难记起。两年前,我供职的刊物想请刘心武开专栏,总编嘱我先联络。事先,刘心武应我之邀,已为我刊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就叫《有家可归》。后来总编辑率我们登刘府拜访,刘心武推辞不过,答应下来。我心里也很高兴,尽管刘心武是看在总编辑的情面上,但我在中间穿针引线,也算为推出这个专栏尽了绵薄之力,而且刘心武常把稿子直接寄我,因而对刘心武,我就格外单方面亲切。逢在报刊上见他的文章,必然去读,尔后热情推荐给左右朋友。刘心武有篇《五十自戒》,在原《读者文摘》上转载。文中,刘心武直面自己灵魂丑的一面,着力鞭挞,这种勇气,让我对他的印象,由好感上升到敬佩。我曾写过一篇《负疚》的小文,其实就是揭自己的疤痕,但因为没有刘心武那样的气度和手笔,所以一直不敢拿出发表。

    刘心武的知名度,最早始于小说《班主任》和《爱情的位置》,后来《5?19长镜头》、《公共汽车咏叹调》、《如意》、《立体交叉桥》都曾使他声誉鹊起。起初记者写他,他常常要加一句:“最好写成之后,先让我看一下,再发表。”可是后来名气大了,写的人多了,他只好放弃这个要求,原因是:各地记者写了,拿在本地的报刊上发表,不通知他,他也不知道,记者省去这道麻烦,他也只好“随他去吧”。我把与他的合影寄去,说,名人的特征之一是总被人拉着合影,自己却看不到照片。他宽容地笑笑,不置可否。

    今年夏天,中原农民出版社想推出“当代名家感悟人生”丛书,我与责任编辑李女士前去刘府拜访,这套丛书之所以能拉到张中行、林斤澜、李国文、从维熙等名家,全仗刘心武从中联系。蒙他不弃和信任,就由我来整理他这个随笔集。在他的客厅里,我们聊得很投机。听说我开个书店,刘心武很欣赏,颇多奖掖之句。我谦虚之后,表示可以经销一些他的长篇小说《四牌楼》,这部刘心武的得意之作,把包括他本人在内的清白灵魂“撕开拷问,探索人性深处的奥秘,全书充满了大悲悯”,我说书店一定要进一批,但要附个条件:只要是读者有求,我可以答应他们能得到签名本。刘心武爽朗笑了:“这没有问题,你可以夸这个口。”谈得正高兴,他见我把杯里的矿泉水几口喝干,就说:“看你是渴了,我再给你倒一杯。”我只有说出实情:“这杯子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