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 > 第十一章 闻一多:诗如火,“烧沸世人血”(2)

第十一章 闻一多:诗如火,“烧沸世人血”(2)(2/2)

有新的内容,所以很多人赶着来旁听,尽管这样没有学分。

    闻一多在西南联大为学生开《唐诗》课,某女生考试时,按照闻一多所讲的笔记答题,但考分却很低,遂疑惑不解。闻一多对她说:“你只会背我讲的笔记,难道你没有自己的看法吗?”“做学问不能食前人的余唾,要敢于创新,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哪怕失败了,也可以得到一次教训……科学就是在不怕失败、不断创新中向前发展的。”

    1944年,闻一多曾在昆明昆华中学兼课,教两个班语文,每周还要改100多本作文。实在忙不过来,有时就请研究生帮助他改一个班的作文。但是,他对别人改的作文,每一本都要重新看。一次,有个中学生在作文中议论时事骂国民党。代闻一多改作文的研究生看后,写了“少发牢骚多读书”的批语。闻一多见了,立即为他朗诵艾青的《大堰河》。学生请他题词,他就在纪念册上写了“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若今也”几个字,写得十分工整。这个班的语文老师,要求闻一多为班上的作文比赛写了个横幅,作为奖品。闻一多用篆书写了“如日之升”,题上“书赠联大附中的小朋友”,还郑重地盖了自己的图章。

    研学闻一多酷爱读书,并且读起来就会“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娶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才发现闻一多不见了。大家只得分头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而当时的闻一多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正看得入迷,竟然忘记了举行婚礼的事。

    从到武汉大学开始,闻一多开始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他从唐诗开始,继而上溯,由汉魏六朝诗到《楚辞》、《诗经》,由《庄子》而《周易》,由古代神话而史前文学,同时对古文字学、音韵学、民俗学也下了惊人的功夫,涉猎之广,研究之深,成果之丰,郭沫若叹为“不仅前无古人,恐怕还要后无来者。”

    闻一多的夫人说,闻一多有时候半夜里头睡着觉忽然一下子坐起来,夫人醒了忙问“干什么干什么?”他说我想起来了,我想起来那一个字,那个字应该怎么考证怎么考证。

    自从来到蒙自后,闻一多就一直埋头于古代文化典籍的研究,“除了吃饭上课之外,难得下楼一次”。郑天挺回忆说:“我和闻先生是邻屋,闻先生十分用功,除上课外轻易不出门。饭后大家去散步,闻先生总不去,我劝他说何妨一下楼呢,大家笑了起来,于是成了闻先生一个典故,一个雅号——’何妨一下楼主人’,犹之古人不窥园一样,是形容他的读书专精。”后来文学院迁回到昆明,罗庸在一次学术讲演会上讲起这件事,结果“何妨一下楼主人”这个雅号传遍整个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