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波西米亚楼 > 地上宫阙(2)

地上宫阙(2)(1/2)

    地上宫阙(2)

    因为城市的坡地多,我喜欢在高处看市容。应该说这是个非常美丽的城市,是热带丛林中的都市,大自然与工业文明(尽管极其有限)没有明显接壤处。最辉煌的建筑都不属于人,而属于神。不是教堂,就是回寺,最大的回寺是阿布贾的自豪,远看真是与朝日夕阳同辉。最大的天主教堂架构已经落成,等竣工后将何等气魄,完全可以想象。但我看见四周几辆大吊车始终静止,也从未见任何建筑工人出没,就向一个朋友打听。回答说这座教堂和全城无数未完成建筑物一样,是**系统的牺牲品:一般公共建筑得到资金之后,层层官员贪污此其一,还要用于贿赂各个部门,如买器材、工料。若什么器材必须进口,就更惨,因为海关雁过拔毛,不满足他们,器材将被长久扣押。尼日利亚几乎没有重工业,许多材料和器材想必是要靠进口。因此资金预算便开始透支,建筑的速度远远不及挖墙脚的速度,于是一堵墙一堵墙被贪污者揣进了腰包,这两天我终于看见大吊车开动了,听说国内国外捐款的人很多,但愿建筑能加速,赶在贪污者把墙脚挖塌之前。

    我发现只要风格单纯,建筑就好看,一旦设计师想在建筑里实现种族大团结、各文化大统一,结果就是不伦不类,似是而非。一座简简单单的楼,偏要装上阿拉伯式的葫芦形门窗,颜色又漆成非洲人的大红大绿、鲜黄翠蓝,看了让我捶胸顿足。有一座巨型办公楼完全是按远洋客轮的形状建造,甲板、船玄全有,连颜色都仿照远洋客轮漆的,远看就是泊在绿色丛林中的轮船。由于求形状逼真,楼内必然被切割出许多无用的零碎面积,以及死角。设计师只顾让他的想象力疯狂起舞,把实用性忽略了。还有一些楼房,通体贴满花哨的大理石,有些土红色大理石本来很美,做了这种用途不但不显得华贵,而显得艳俗。而且任何豪华的东西大面积堆砌的效果等于一个女人浑身挂满首饰,让看的人目不暇接,气都喘不上来。我的趣味当然不能替代大众。但我相信审美是有一定原则的:比如能用一根线条达到效果,不应该再多加一根线条。真正贵气的东西,往往在外观上内敛、沉着、大拙若巧。还有一点,就是人性化,即无论建筑设计的追求怎样伟大,它应该为人服务。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圣玛克(LibraryofSanMarco)图书馆建于文艺复兴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