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15.“宅”往未来(2/2)

潜藏在人的魂灵深处,待到契机暗合便汹涌而来。

    你或许也有过这样的经验:当厚黑的旌旗明目张胆地阻住脚步,当潜隐规则无处不在四面来袭,无力抵挡的你是否想过躲进某处深山老林或者世外洞天,甚至洒着蒙蒙细雨、为忧伤和宁静所笼罩的flash动画空间?

    然而生活早就告知我们真相,就连昔年陶公笔下美妙动人的桃花源都只不过是水月镜花,更遑论今日为高度发达的人类文明所纵横往来的大地,隐居避世之地再难寻觅。再者,执著如高太下一也都知道,就目前而言,生活在平面世界在技术上是无法实现的幻梦。所以,我们见到御宅族们彰显的漠然和封闭。

    宁愿自语也懒得和旁人搭腔,或者沉浸于虚幻的游戏世界废寝忘食,或者迷恋上虚拟人物的完美无瑕,忘掉世间还有暖暖的体温,又或许专注于诸如**暴力、烟酒毒品之类的“有毒香草”,他们从不知道隔壁的阿姨该怎么称呼,也根本不晓得仙人掌不需要浇水就可以成活,花会在什么时候绽放,蝴蝶会在何时栖上枝头……

    更有甚者会出现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早已为我们所熟知,据说它占到恐惧症患者的一半左右,患者对于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有一种显著且持久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来羞辱或难堪,甚至在公共场所出现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件极其恐怖的任务。

    他们并不记得或者说从不知道高昂的精神和热血的情谊唯有在真实的世界里才将呈现至为璀璨的光芒。御宅族们苍白着脸、佝偻着身子,将“相忘于江湖”的牌匾高高举起,在孤寂而清冷的路途上踽踽独往、渐行渐远。

    因此,御宅族往往被社会大众视为不事生产的群体,更因某些带毒草性质的爱好,很可能会被标注上“潜在罪犯”的标签,如众所周知的有名案件宫崎勤事件,因为从家中起出大量的****动画录像带的画面而被媒体大幅报道,引发如潮的社会质疑,又或者代表着沉浸在儿童世界里拒绝成长,总之似乎无益于社会。

    所以,今天的“宅”往往带有贬义的色彩,开玩笑喊某人“阿宅”,就有可能让对方一跳三尺,肝火旺盛。

    然而,按照朴素辩证法的观点,任何事物都应该一分为二地来看。

    西方的传说里,有象征光明与爱的六翼天使因傲慢、贪欲、愤怒、**等原罪而被驱逐的故事,舍弃羽翼流落凡尘的他们被称为堕落天使,却也有人认为,他们是追逐真理拒绝虚伪的圣徒,只是不为所谓正统世俗所接纳而已。

    跃入时间的大河,如若逆着大河淌来的方向破浪直上,我们将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历史上诸多推动人类文明前行的大师巨匠,或许多数都具有“宅”的特征。

    以电灯劈开暗夜的爱迪生,以相对论引领世人的爱因斯坦,以及发现万有引力的牛顿……无须多举我们就能发现,狂热是他们的原动力,天才般的思索探询能力是他们的利器,不闻世事则几乎就是他们的共同特征。

    思想家康德曾经指出,在经历种种冲突、牺牲、辛勤斗争和曲折复杂的漫长路程之后,历史将指向一个充分发挥人的全部才智的美好社会。那个时代显然还没有到来,但互联网却让人类的智慧与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实现着最大规模化的集成与共享。有远大现实的目标,善用狂热的原动力,寻求到正确的方法,站在前人肩膀,“御宅”也未尝不是自我实现的途径之一。

    同时,我们还应该晓得,“宅”并不代表抗拒大自然所赐予的阳光雨露,所以还请打开心扉、拥抱世界,人生的意义会因此变得更加丰富。

    每个人都是骄傲而唯一的灵魂,“宅”之有物,当然也可以去往灿烂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