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印刷术(1/2)

    印刷术

    一种新的发明在诞生的时候通常是不会那么完美的,而且一时也难以得到推广应用,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就是如此。

    纸的发明,为社会提供了优质、轻便、廉价的书写材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书籍的发展。

    纸被发明并普及后,人们开始抄书,为了抄写方便,自然想到了对汉字改进,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汉字的简化,也促进了我国古代书法的发展,两者应该说是相辅相成的。但手抄书籍并不利于文化的快速传播,它有一些显而易见的弊病。举个简单例子你就会明白,你试着用毛笔去抄一本有10万字的书,就算你用狂草(字写得怎样,你自己是否认识暂不管),可能还要花上好些天,且不说你写得手痛臂肿,更要命的是,你可能将书抄错或抄漏……既然有这许多的弊病,我们聪明的祖先当然会想办法去改变这种状况喽!于是,印刷术出现了。

    印刷术的发展分两个阶段,先是雕版印刷术,后是活字印刷术。我们先来讲雕版印刷术。

    我国很早以前就有在石上刻书的传统,古代的石刻文字历史久、数量多,反映出了精湛而娴熟的文字雕刻技艺。最著名的石刻文字有先秦《石鼓文》、秦刻石、东汉《熹平石经》、三国时魏《正始石经》等。这种在石上刻字的方法促进了雕刻技术的发展,手工雕刻技术逐渐由简陋、粗糙的刻画,向复杂、精致、规范的镌刻方向发展。到南北朝时,出现了反体石刻和凸体石刻,与印版的雕刻工艺更为接近。

    大约在公元3世纪时,随着纸、墨的出现,印章也开始流行起来。公元4世纪东晋时期,石碑拓印技术得到了发展,它把印章和拓印结合起来,把印章扩大成一个版面,蘸好墨,仿照拓印的方式,把纸铺到版上印刷,这即为雕版印刷的雏形。大约在公元7世纪前期,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术在唐朝(公元618年—907年)诞生了。雕版印刷需要先在纸上按所需规格书写文字,然后反贴在刨光的木板上,再根据文字刻出阳文反体字,这样雕版就做成了。接着在版上涂墨,铺纸,用棕刷刷印,然后将纸揭起,就成为印品。

    雕刻版面需要大量的人工和材料,但雕版完成后一经开印,就显示出效率高、印刷量大的优越性。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雕版印刷实物是在敦煌发现的印刷于公元868年的唐代《金刚经》,印制工艺非常精美。而欧洲最早的雕刻印刷品,是德国南部的《圣克利勘斯托菲尔》画像,不过它的时间已是公元1423年了,比我国晚了近600年。

    雕版印刷比起手工抄写应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一部书只要一次制版,就可以印刷很多部,使大批量印书成为可能。不过,雕版印刷的印品可能开始只在民间流行,并有一个与手抄本并存。

    雕版印刷一版能印几百部甚至几千部书,对文化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雕版印刷依然有很多缺点,我们来一一列举。第一,雕版印刷的刻版很费人力和物力,你可以想象一下,要刻一本书,就要在木板上将书中所有的文字一字不漏地刻下来,像宋代的《大藏经》,光雕版就花了好几年时间,用的版达13万块之多,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了。第二,雕版印刷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你能想到吗?那就是,如果已刻好的版上错了一个字,整个版都得作废。从这个现象里,我们似乎可以明白,古文里有大量通假字,也许就是古人刻版错误,又不便更改,将就错下去之故吧!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