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坎儿井(1/2)

    坎儿井

    道出行回火焰山,高昌城郭胜连环。疏泉穴地分浇灌,禾黍盈盈万顷间。

    ——清代萧雄《西疆杂述诗》

    “坎儿井”早在《史记》中就有,当时称为“井潜,如今我国陕西就沿用了这种称法。现在各地对“坎儿井”的称法不同,新疆维吾尔语称为“坎儿孜”。伊朗波斯语称为“坎纳孜”(Kanatz)。俄语称为“坎亚力孜”(k,lplItK)。从语音上来看,彼此虽有区分,但差别不大。但我国新疆汉语称为“坎儿井”或简称“坎”。我国内地各省叫法不一,山西叫作“水巷”,甘肃叫作“百眼串井”,也有的地方称为“地下渠道。”

    据历史考证,在2000多年前出土的一石块上刻有吐鲁番地区坎儿井的分布图,说明了坎儿井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它是古代吐鲁番各族劳动群众,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创造出来的,是吐鲁番盆地利用地面坡度引用地下水的一种独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