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28】先驱(2/2)

布达拉王宫里、传唱的情歌背后的仓央嘉措,怎么可能是一个人呢?

    读完《秘传》,我似乎找到了答案。高僧也罢,浪子也罢,跳跃在其中的,其实都是同一颗心脏,为自由、为信仰、为众生,理想与信念的内核其实从无改换,无论它们是以怎样的面目出现。只是俗世的眼光,一叶障目,怎么能够看得清楚?

    当年,高居布达拉宫活佛宝座的仓央嘉措,貌似放浪形骸的言行所抗争的,并非佛法教义,更绝非自小尊崇的信仰,而是派系林立下信仰的变异,和徒具形式、以信仰为借口的肮脏龌龊的政治斗争。

    纯净的信仰力量,根植在民间。这一点,是他走出布达拉宫,走入那些歌者之中,便已经开始领悟到了的。虽然当时,他尚青春年少,但慧根早已深种,高出流辈何止万千。誓死捍卫人的自由、尊严与真正的内心信仰,绝不肯向愚人的政治权力低下骄傲的头颅。这恐怕正是当年面对千夫所指,仓央嘉措对自己的交代和决定。这孤独的年轻人,选择了那样激烈的惊世骇俗的方式,只是因为在那时的他看来,唯有猛药才能救世,才会让愚昧的追随者有所醒悟。

    而此后他流落民间,双脚踩在坚实的土地上,信仰的力量有了沉静和雄厚的根基,逐渐抵消掉形式上的叛逆和浮躁,于是,一个众人眼中德行一致的高僧诞生了。

    昨日种种昨日死。仓央嘉措自己也曾说过,我的过去如同梦境,全似幻象。既然如此,除了一心为教法众生谋利,岂有他求?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自小,我们接受儒家文化的教导,对孟子的这段话耳熟能详,却未必能深知其意。只因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懵懂的后知后觉者,且有着趋乐避苦的本能,即使上天有意砥砺,能够欣然承受使命并为信念坚持到底的,到底寥若晨星。

    但在任何一种文化之中,洞悉智慧与使命的人们都是存在的。他们探索真理,追寻理想,承受大众的苦难,谋求众生的幸福,以人类的自由、和平、民主为终极信仰,在生死存亡的考验面前亦不畏惧停滞,不退缩自保,他们的血管里流淌着最光明洁净的红色液体,驱除了人性里一切黑暗与污浊。他们或存身于各种宗教之中,或辉耀世界人文和科学领域,或为当世唾骂嘲笑,或为后世景仰尊崇,更或者,他们从来都身处黑暗,独自跋涉,无人知晓,无人认同,亦不易其志。

    他们和他们的追随者,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