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 > 绽放的舞台,艺术的精灵(3)

绽放的舞台,艺术的精灵(3)(2/2)

家”——这是柴可夫斯基质朴的夙愿;“只有从艺术家灵魂的深处倾泻出来的音乐,而又被灵感所感动的音乐,才能够感动听众,占有听众”,“没有触及内心,就不可能有音乐”——这是柴可夫斯基关于自己音乐的批注。

    1869年柴可夫斯基在经历了感情上的挫折后,创作出幻想曲《暴风雨》等。1874年柴可夫斯基谱出降B小调第一号钢琴协奏曲,这首曲子成了柴可夫斯基最受世人喜爱的曲子之一。

    1875年到1880年间,柴可夫斯基又完成了第三,第四交响曲,芭蕾音乐《天鹅悍,钢琴曲集《四季》,交响幻想曲《黎米尼的富兰契斯卡》,《斯拉夫进行曲》,《意大利随想曲》,《一八一二序曲》,《罗可可主题变奏曲》以及歌剧《尤金奥涅金》等杰作。这些作品的成功,使柴可夫斯基在俄国乐坛的分量大为提升,也使得他成为国际注目的俄国作曲家。

    1887年间柴可夫斯基到欧洲各国游历演出,获得无比的成功,此行他会还见了布拉姆斯、德弗札克、查理史特劳斯、葛利格即佛瑞等作曲家。之后又在布拉格指挥《尤金奥涅金》的演出,返国后于1889年写出著名的芭蕾音乐《睡美人》。

    1892年柴可夫斯基完成芭蕾音乐《胡桃钳》,隔年柴可夫斯基提笔写作他的第六号交响曲,结果写出一首内容极为深刻,终乐章一反传统采用慢板以暗示出绝望与死亡的交响曲。该首交响曲于1893年由柴可夫斯基亲自指挥首演,虽然观众仍给予掌声,但他们似乎未能体会出柴可夫斯基是借由此曲来倾诉他内心的忧伤,痛苦与绝望。

    这首名为《悲怆》的第六号交响曲,柴可夫斯基曾自称它像是一首安魂曲,似乎是个诅咒,这首交响曲竟然成回了柴可夫斯基的“天鹅之歌”。在初演后第四天,1893年11月1日柴可夫斯基染上霍乱,经过5天的挣扎,于在11月6日离开尘世。

    柴可夫斯基是俄罗斯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一代世界音乐巨匠。他的作品既具有局俄罗斯传统民间音乐的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那丰富美妙的音乐作品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