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序言(2/2)

美国文化吸引了很多年轻人,但不少中国人一说起苏联,依旧津津乐道。从托尔斯泰的小说到普希金的诗歌,俄罗斯的影子不仅渗透到一些中国人的社会生活,还深入了不少中国人的灵魂。“苏联老大哥”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可见,俄罗斯文化对中国的影响绝对不仅仅停留在某一阶段的某一层面上,而是深入骨髓,流入血液。

    当托尔斯泰遇到老子,这个场面若真实发生,没人可以预料是何种场面,也许一见如故,视若故交;也许语言不通,尴尬百出……但谁又能想到,其实早在100年前——1906年的秋天,两位先人就曾有过神交:当时已经在俄罗斯文坛声名显赫的列夫·托尔斯泰写下了一篇名为《到底怎么办》的文章。在文章的前部分,托尔斯泰引用了比他早整整2000多年的另一位思想家的话:“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这位思想家就是中国人熟悉的老子。中国文化与俄罗斯文化在那一刻的碰撞并非偶然,与他同样关注中国的还有为中国人所熟知的高尔基,他甚至在自己主编的杂志上,发表过对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意见,也曾给中国的革命作家们写过信。此外还有普希金、陀斯妥耶夫斯基……

    而今的中俄文化交流,已经不单单拘囿在怀旧追忆的框架中。当一向崇拜汤姆·汉克斯、着迷美国大片的大学生梁涛说出“我现在最爱看俄罗斯当代电视剧”时,他那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中苏友好时期的父母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近年来,随着两国关系的发展,俄罗斯文化在中国也逐渐“升温”。中国共青团中央与清华大学联合举办的最新一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4.5%的中国大学生对俄罗斯表示关注,但对这个最大邻国的当代文化却知道得不多,相当一些中国年轻人甚至说不出一位俄罗斯现代画家或流行歌手的名字。

    俄国大使拉佐夫说,“在过去的半年里,我到过中国的很多地方,如东北地区的哈尔滨、大连,南方的云南、广东,中华文明的历史重心西安,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感受非常强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但在经济上,而且在社会、文化、科技领域都远远地走在了前面。普通人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整整一代人长大了,他们没有经历过中国几十年前遇到的困难。这一代人明白人生的目的,希望成为学识渊博、具有竞争力的劳动者。文化活动在“俄罗斯年”具有优先地位,我们将举办俄罗斯文化节,向中国人民介绍俄罗斯形式多样、极富表现力的文化。一些著名的文艺团体,如俄罗斯大剧院、马林斯基剧院、莫依谢耶夫舞蹈团、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等将在中国进行巡回演出。”

    当俄罗斯文化如深邃的远音敲响中国人民的耳鼓,中国人民也同样期待着,在2007年的俄罗斯“中国年”上,用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那片广袤无垠的欧亚大地,征服俄罗斯民众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