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 > 在巨星陨落的日子(1936年)

在巨星陨落的日子(1936年)(1/2)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病故于上海。治丧委员会由蔡元培、内山完造、宋庆龄、史沫特莱、沈钧儒、茅盾、胡愈之等13人组成。治丧委员会讣告称,依先生遗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除祭奠和表示哀悼的挽词花圈等以外,谢绝一切金钱上的赠送。20日至22日,各界签名瞻仰遗容者个人9470,团体156。22日出殡,“捕房以怕扰害秩序为由”,改道延期。16000余人结队,主要为工人和学生,包括小学生,在肃穆、哭泣和《义勇军进行曲》歌声中缓缓送行。沿途有外国巡捕马队及中**警持枪监视。遗体葬于万国殡仪

    馆,有上海民众代表献“民族魂”白地黑字旗覆于棺上。

    自19日起,各报发表逝世及悼念消息。上海《大沪晚报》、《华美晚报》、《大美晚报》、《时事新报》、《立报》、《辛报》、《民报》、《社会晚报》、《申报》等称先生为“文坛巨星”、“文坛钜子”。香港《港报》称先生为“世界前进文学家”、“民族解放的文化战士”。香港《珠江日报》称先生为“中国新文化运动领导者”。上海《广东报》称先生为“中国文坛之唯一领袖”和“我国文坛最英勇的战士”。上海《上海报》称先生为“文坛唯一权威者”。南洋《商报》称先生为“文化巨星”。《上海日日新闻》称先生为“中国文坛底最高峰”。各报显著标题有:文坛陨此巨人,四海同深哀悼(上海《辛报》)胶州路畔空气肃穆,万人凭吊鲁迅(上海《大沪晚报》)以先生之伟大是值得盛大纪念的,主要还须用求自由的血花来奉献(香港《港报》)许地山讲鲁迅对新文学贡献,鲁迅文学多为大众福利斗争(香港《大众日报》)我们伟大导师是死了,可是,千百万的后起者,却在勇往迈进(《山西党讯》)纪念开始,不是纪念终结(南洋《商报》)怀念生前之德,今天盛大的告别礼,像活人一样的寂静的姿容(《上海日报》)鲁迅底葬仪,在盛大里终了,沿途民众拥塞(《上海日日新闻》)为悼念先生出专号特刊者有:

    上海《立报》、《大晚报》、《申报》、《文化报》;北平《中报》、《北平新报》、《大路报》;香港《大众日报》、《港报》;《山东日报》;《山西党讯》;河南《国民日报》、《民国日报》;福建《陶报》、《复兴日报》、《国民日报》;汕头《星华日报》;无锡《人报》、《锡报》;青岛《时报》、《民报》;《九江日报》。此外还有《中国日报》、《华北日报》、《华侨日报》、《循环日报》、《东方快报》等等。著名的挽联辞有:我们的朋友(上海丝厂工人)这种不屈服的精神,是我们工人的模范(上海工人互助会)文坛前驱(上海绸厂工人)向我们的导师,致最后的敬礼(几个绸厂职员工人)在民族解放的行列中,我们失掉了伟大的导师!未来的新中国更不能借你的笔传布给全人类!(上海学生救国会)精神不死(上海烟厂工人)民族之光(上海工人救国会)生活只有在艰苦中斗争,社会依然是荒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