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现代名家写景400篇 > 《草堂之春》钟树梁

《草堂之春》钟树梁(2/2)

过去,很难有一个收藏家或公立图书馆所收藏的杜诗种类之多能与今天杜甫纪念馆相比。杜甫纪念馆现在收藏有历代刻本、手抄本、国外刻本、译本杜甫诗集470部共2590册,其 中有元明刻本10余种。如元皇庆元年(1312)建安余氏勤有 堂刻本《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30册,已历时600余年, 虽墨痕略淡,而开函披卷,古意盎然。这许多书不仅以它们 的技代久远而见珍,更有助于对杜诗的研究。手抄本中,也颇有一生心血革干一编,书成而无力付印的,它们的价值固然有待于鉴定,但广为搜辑,使它免于遗佚,为’功也很不小。至于近人的杜诗研究,可以说是搜罗无遗。国外译本.有的其中只译了一首社诗,如捷克的《中国古今诗选》,也被收集。不仅收集图书,并广泛组织国内著名书画家书写杜诗或作“诗意画”。现有“诗意画”的佳作数十幅。如齐白石老人的“批杷对对香”,就是那么几笔,象金丸一般的果子,毛茸茸的绿叶,温厚而倔强的批杷树的性格,都活鲜鲜地出现在纸上。诗得画而益彰,画有诗就更见其美了。

    这些书画的收集只有在今天的社会里才办得到。为了更全面、广泛地搜寻与杜甫有关的实物、遗迹和传说,除发函而外,杜甫纪念馆还派专人到杜甫生平所经历过的地方作搜集工作。纵横11个省,历时300多天,他们一步步地追循着千年前杜甫的行踪,象勘探地下最珍贵的宝藏一样,小心谨慎,步步为营,收获不少。

    “诗卷长留天地间”,诗人也长留在人民的心中,可是,如果没有中国**的重视和关怀,那些珍贵的零篇断简,片语只言,又哪能集中再现于人间而与广大群众见面,并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发展服务呢!

    会心真军俦

    杜甫草堂在文化普及方面作了许多工作,它使历史上伟大诗人的思想感情,日益深广地丰富着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他的诗歌真正成为劳动人民所能接受的文化遗产。几年来,草堂先后举办了《杜甫生平》、《杜甫诗意画展》、《杜甫在四川的遗迹》、《人民时代对杜甫的纪念》等多次展览,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今年春天,在梅花盛开的时节,草堂举办了一次盛大的赛诗会,知识分子、工农诗人联翩来到,他们都热情地把自己的新生活和诗人的理想结合起来,唱出了新的诗篇。在新时代文艺方针正确贯彻之下,杜甫的诗歌,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出了精神力量;而今天的广大社会人士、劳动人民都成为诗人的知己,这又不是当年只有寥寥的李白、高适数人所能比并的了。今夭了解杜甫的人之多,相知之深,在一千年来的历史上,那都是“罕有其俦”的。

    玉垒浮云变古今

    历史在前进,新中国在飞奔,优美的社甫草堂,仅仅是千万朵鲜花中的一朵。从一朵鲜花也能看出新中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诗人,再不必为“幽栖地僻经过少”而愁吟,再不必为 “茅屋为秋风所破”而悲歌,再不必为“哀哀寡妇诛求尽”而愤激,再不必为“戎马关山”而涕泅滂沱。

    今天,如果要用诗人自己的最有概括性的语言,热情、有力地来歌唱,那么,我们应当同声高吟着:“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草堂与荆。;从地一起,迎来了繁花似锦的春天。

    这不是一般的春色和变化,这是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百花齐放的春色和驱穷扫白的变化,它出在人民手上,它从天地之间挟着雷霆万钧之势而来,奔腾呼啸,朝着更美好的明天。

    1959年 9月 12日

    注:文中的小标题都是杜甫诗句,文中凡所引诗句也都是杜甫的诗。

    摘自: 选自成都出版社《草堂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