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再不见雷峰(1/2)

    再不见雷峰,雷峰坍成了一座大荒冢,

    顶上有不少交抱的青葱;

    顶上有不少交抱的青葱,

    再不见雷峰,雷峰坍成了一座大荒冢。

    为什么感慨,对着这光阴应分的摧残?

    世上多的是不应分的变态,

    世上多的是不应分的变态;

    为什么感慨,对着这光阴应分的摧残?

    为什么感慨:这塔是镇压,这坟是掩埋,

    镇压还不如掩埋来得痛快!

    镇压还不如掩埋来得痛快,

    为什么感慨:这塔是镇压,这坟是掩埋。

    再没有雷峰;雷峰从此掩埋在人的记忆中:

    象曾经的幻梦,曾经的爱宠;

    象曾经的幻梦,曾经的爱宠,

    再没有雷峰;雷峰从此掩埋在人的记忆中。

    九月,西湖。

    ①写于1925年9月,初载同年10月5日《晨报副刊》,署名志摩。

    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五日,西湖边上,一座历史悠久,贮满神异传说的雷峰塔的倒掉,曾牵动引发了多少文人的诗心和感慨!

    别的且不说,光是鲁迅,就有著名的系列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再论雷峰塔的倒掉》等,一再借题议论,深沉感慨。而徐志摩对待“雷峰塔倒掉”这一事件的态度及在诗歌中的表现都是迥然有异于鲁迅的。

    鲁迅眼中的雷峰塔,其景象是:“但我却见过未倒的雷峰塔,破破烂烂的映掩于湖光山色之间,落山的太阳照着这些四近的地方,就是‘雷峰夕照’,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论雷峰塔的倒掉》)此真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对于徐志摩来说,雷峰塔的轰然倒塌震醒了他的“完全的梦境”!这个极其偶然的事件,不啻于是徐志摩个人理想和精神追求遭受现实的摧残而幻灭的一个预言或象征。

    徐志摩不能不面对坍成一座大荒冢的雷峰塔而感叹唏嘘不已。“再不见雷峰/雷峰坍成了一座大荒冢”。描述性的起句就满蕴惋惜感喟之情。“顶上交抱的青葱”,虽象征生命的绿意,但却恰与倒坍成的废墟构成鲜明的对比,勿宁更显出雷峰塔坍成大荒冢后的荒凉。在诗歌格律上,徐志摩是“新格律体诗”热情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惯用相同或相似的句式(仅变更少许字眼)的重叠与复沓,反复吟唱以渲染诗情,此诗亦足以见出徐志摩在新诗格律化及音乐美方面所作的追求。第一节中,第二句与第三句相同,第四句又与第一句相同。呈现为“a,b;b,a”式的格律形式。诗行排列上,则第二、第三句都次于第一、第四句两个字格,这也是徐志摩诗歌中常见的,用意当然是希图借略有变化的“差异”与“延宕”以获得音乐的美和表情达意的效果。如此,首尾呼应、长短相间、一唱三叹,极状惋惜感喟之情。诗歌其余三节的格律也完全与第一节相同。

    第二节和第三节从正反两个方面以抒情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