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没有优越感(2/2)

因就是她来自社会主义国家。严歌苓说这是她在美国受到的最大的人格侮辱——“美国的法律应该是无罪假设,可他们对我一开始就是有罪假设”。32岁的外交官最后为了爱情不得不结束了外交生涯,严歌苓的英语却因为有了这么一个语言高手的督导而日渐熟练。严歌苓说丈夫不允许她在讲英语时有任何语法错误,这使她在以后的写作受益非浅。她的第一本译成英语的小说《白蛇》就是丈夫和她一起翻译的。严歌苓说她正在着手写一个长篇,将以测谎事件为主线,书名暂定叫《谎测》。

    严歌苓自觉英语学得已相当不错,正在准备用英语写作。“今后我的小说中文版就用中文写,英文版就用英文写”。她认为翻译的小说由于语言文化背景的不同,往往很难表现出作品中原来的韵味——不是过火,就是不够。而如果直接用英文写,就会用英文来思考。“学英语使我用词更简练了。英语中的动词十分丰富,有动感。”她的体会是写小说要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动词多了给人在阅读上有一种速度感,形容词用得多就有点学生腔了。“当然这也是被生活逼出来的。给国外报纸投稿,都要求文章短,这就必须节省每一个字,让每一句都有用。”

    (全文完。请欣赏下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