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写一封无法送抵的信 > 60.听从内心的声音(1)

60.听从内心的声音(1)(1/2)

    60.听从内心的声音(1)

    ——专访林清玄

    文_一盈

    这是一片闹中取静的小区。按响了门铃,门立刻开了。工作人员压低声音说:“林先生正在休息。”噤声。极大的窗子,秋日的阳光淡淡洒入,温暖和煦。

    少顷,林先生走出来。一袭布衣,长发飘洒及肩,面容清癯,没有丝毫睡意。于是我猜,适才他是在打坐。

    林清玄先生是习佛之人,打坐诵经是每日必修的功课。此次从台湾来京,行程紧密,俗事冗赘,但依然保持清修戒律。不像一位名满天下的作家,倒像一位道骨仙风的高僧。

    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林先生亦然,不可或缺的是茶。除了写作、习佛,品茶亦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上午写字,下午品茶,傍晚去田野里散步,日复一日。流光去了,品位留下。

    佛讲五蕴皆空,然而,对茶却始终空不了。走到哪里,随身携带茶叶。这次带了台湾高山乌龙,无论多忙,也会抽空到内地茶行转转,品品龙井,喝喝银针,看旌旗林立,赏杯里飘萍。

    晚上与茶友品茶论道,说起茶画:“中国人的茶画有深意。品茶的人画得很小,但山水很大,留白也很大,这便是境界。人事渺小,所以当放下固执。”

    境界。20岁时,在桥上;30岁时,在楼上;40岁时,在山上;今年55岁了,他笑曰:“在云上。”于是,走过“莲花开落”的浪漫,走过“菩提系列”的悲悯,而今回复茶的寻常。

    他说20岁时不敢写茶,因为太年轻。而今识得茶滋味,因为人生沧桑。正如茶叶,已被开水层层激荡,才能淬炼出芬芳。

    其实,“林清玄”不是他的笔名,而是真名。弄清楚这点,仍有小小意外。或许一切皆注定,否则很难解释几乎没受过教育的农民父母缘何随口叫出如此高深的名字——充满佛心禅意。

    故乡是台湾高雄旗山一片广袤山区。父母经营林场农田,家里兄妹近20人,他排行12。“吃饭是可怕的,每次端到碗,首先往碗里吐唾沫,否则便被抢去。”

    面对严酷的生存现实,很难设想精神的丰沃。书,是极其少见的。对于文字,却有着天生的敏感。小学一年级,看到《葬花吟》,虽然不懂,竟然无端落泪。悲悯,与生俱来。

    性格内向,不喜交游。8岁立志当作家,一本正经说出后,众人捧腹,父亲扬手给他一耳光。纵然如此,矢志不渝。为了思考,从小学会散步。害怕迷路,便沿着河流、铁路慢慢走,走一整天再走回来。找一个山洞,独自坐在里面想东想西,天马行空,他命名为“秘密基地”。

    一个多么奇怪的孩子。感谢生活的困窘,种种怪异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