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后记〔2〕(2/2)

域上的党的政策》两个文件和全俄无产阶级作家协会第一次大会的决议《观念形态战线和文学》;卷首有藏原惟人的“序言”,卷末又附录日本冈泽秀虎所作《以理论为中心的俄国无产阶级文学发达史》(冯雪峰译)。一九三○年六月上海水沫书店出版,列为《科学的艺术论丛书》之一。正文三篇,最初曾分别发表于《奔流》月刊第一卷第一至第五期,又第七至第十期(一九二八年六月至十月,又十二月及一九二九年四月)。

    〔2〕本篇最初印入《文艺政策》单行本,未在报刊上发表过。

    〔3〕《苏俄的文艺论战》 任国桢编译,内收褚沙克的《文学与艺术》、阿卫巴赫等八人联名的《文学与艺术》、瓦浪斯基的《认识生活的艺术与今代》三文,又附录瓦勒夫松的《蒲力汗诺夫与艺术问题》一文,一九二五年八月北京北新书局出版,为《未名丛刊》之一。

    鲁迅曾为此书写有《前记》,后来收入《集外集拾遗》。

    〔4〕瓦浪斯基(E.g.KTHTFX]PZ,1884—1943) 又译沃龙斯基,苏联作家、文艺评论家。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二七年曾主编“同路人”杂志《赤色新地》(又译《红色处女地》)。著有论文集《在交接点上》、《文学典型》、《艺术与生活》等。

    〔5〕《那巴斯图》 俄语《Ha QTXY

    》的音译,即《在岗位上》,莫斯科无产阶级作家联盟的机关刊物,一九二三年创刊,至一九二五年停刊。

    〔6〕布哈林(D.c.anNHPF,1888—1938) 早年参加俄国革命运动,在十月革命中和苏俄初期曾参加领导机关。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二九年被控与李可夫等结成反党联盟,后被处死。

    〔7〕雅各武莱夫(k.E.k]TJUIJ,1896—1939) 苏联文艺评论家,曾任俄共〔布〕中央出版部部长。

    〔8〕托罗兹基(C. .WHTG]PZ,1879—1940) 通译托洛茨基,早年参加过俄国革命运动,十月革命中和苏俄初期曾参加领导机关。一九二七年因反对苏维埃政权被联共〔布〕开除出党,一九二九年被驱逐出国,死于墨西哥。

    〔9〕“锻冶厂” 即“锻冶场”,一九二○年在莫斯科成立的“左”倾文学团体,以出版文艺刊物《锻冶厂》而得名。一九二八年并入“全苏无产阶级作家联盟”(简称“伐普”)。

    〔10〕普列忒内夫(K.o.QUIYFIJ,1886—1942) 苏联早期的文化团体“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的领导人及理论家。

    〔11〕瓦进(c.K.KNHpPF,1890—1941) 苏联文学评论家,全俄无产阶级作家协会的领导人之一。烈烈威支(C.M.CIUIJPh,1901—1918),《在岗位上》的编辑之一。著有《在文学岗位上》、《无产阶级文学的创作道路》等。

    〔12〕阿卫巴赫(C.C.EJIHSNn,1903—1938) 苏联文艺工作者,曾任《在岗位上》的编委。罗陀夫(d.E._TpTJ,1893—1968),苏联诗人、文学评论家,原为“锻冶场”成员,一九二二年十月脱离,后又为《在岗位上》的领导人之一。培赛勉斯基(E.c.aIfRmIFX]PZ,1898—1973),苏联诗人。《在岗位上》的撰稿者。著有《共青团员》、《悲剧之夜》等。

    〔13〕《赤色新地》 一译《红色处女地》,包括文艺、科学、政论的大型综合性杂志,苏联国家出版局发行,一九二一年六月创刊,一九四二年停刊。

    〔14〕评议会 即一九二四年五月九日召开的关于文艺政策的评议会。论争,指在这次会议上的他们的发言。

    〔15〕拉迪克(g.a._NpI],1885—?) 通译拉狄克,苏联政论家。早年曾参加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一九二七年因参加托派集团,一度被联共〔布〕开除出党,一九三七年以“阴谋颠覆苏联”罪受审。

    〔16〕《萌芽》 文艺月刊,一九三○年一月在上海创刊,鲁迅、冯雪峰主编。一九三○年三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后,成为“左联”的机关刊物,出至第五期被禁,第六期改名《新地》,旋即停刊。

    〔17〕Prometheus 普罗米修斯,希腊神话中造福人类的神。相传他从大神宙斯那里偷了火种给人类,受到宙斯的惩罚,被钉在高加索山的岩石上,让神鹰啄食他的肝脏。

    〔18〕郑伯奇(1895—1979) 陕西长安人,作家,创造社成员。

    当时他在上海开设文献书房。《文艺生活》,创造社后期的文艺周刊,一九二八年十二月在上海创刊,共出四期。

    〔19〕《艺术论》 鲁迅曾译过两种《艺术论》:卢那察尔斯基的美学论文选集和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文集。这里指前者。“投降”,见于一九二九年八月十九日上海小报《真报》所载尚文的《鲁迅与北新书局决裂》一文,其中说鲁迅在被创造社“批判”后,“今年也提起笔来翻过一本革命艺术论,表示投降的意味。”

    〔20〕片冈铁兵(1894—1944) 日本作家。他曾在一九二四年创办《文艺时代》杂志,从事所谓“新感觉派”文艺运动,一九二八年后转向进步的文艺阵营。著有长篇小说《女性赞》、《活偶像》等。

    〔21〕冈泽秀虎(1902—1973) 日本文艺批评家,俄国文学研究者。著有《苏联、俄国文学理论》、《集团主义的文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