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不如去流浪(2/2)

看遍全身都找不到特大的疤痕,甚至除了五岁那年被自家狼狗咬伤在腰上留下一块儿不大的疤痕之外,他找不出身上还有哪点儿伤痕。于是在高三那年他偷偷在身上藏了一把看上去十分钝的小刀,在每个晚自习即将结束的时候就在自己的左手臂上划一个不深的口子。之所以是偷偷的自然是因为那个发笑的母亲能够在家里任何角落找到他的藏刀,然后把刀交给那个很另类的保姆。说保姆另类则是因为保姆工作的时候只喜欢穿着一件中式的十分透明的旗袍。

    高三那年除了划口子,更值得麦子自己来说说的就是他与班上一帮人的故事。那时候他们把位子按照自己喜欢的给互相调换了。令班主任与班上所谓的好学生十分不解的是,麦子主动坐在那帮所谓的坏孩子中间。麦子说,难道你们还没认清我么,我就是一个混混,比他们更加浑蛋。临近高考的时候,他跟他的哥们儿一起打篮球、喝啤酒、泡马子,还在没有班主任督班的时候在后面凑一桌打扑克,硬叫一个老师眼中的好学生过来,如果连输三盘就把那倒霉的学生往死里揍。至于哪天是哪个好学生,自然是用中国最传统的方法——抓阄了。有时在混混里头某个人很不爽的话,就直接把抓阄抓到的那人拿来揍。混混里头也有道义,也就一句话,打人不打脸。想想,要是第二天某个人被揍得鼻青脸肿的来上课,被老师问起原因事小,反正也没人敢说是他们打的;但破坏气氛就不好了。麦子说,不是自习时间一个都不许闹。起初的时候没人理会麦子的这句话,而某个语文课上某俩混混打起来以后被麦子倒吊在了学校天台上,以后再也没人怀疑过麦子的话。用麦子自己的话就是,我就是一个用外表欺骗人的骗子。

    当然,也有那些混子十分喜欢的课,说喜欢,其实是麦子喜欢,那些混子也就都得喜欢。按照麦子自己话的解释就是,做混混也要做高水准的混混。不做高水准的,不如回家放牛。

    麦子其实一直都在自欺欺人,他一直都知道自己出不了远门的原因不是因为母亲,而是因为自己有病。麦子一直不知道自己病的名字,这和他不知道自己家乡的名字一样使他觉得憋气。他只知道每天晚上十点,自家的那变态保姆就会说着蹩脚的中文让他吃下一粒胶囊。麦子也尝试过反抗,可有种非常奇怪的现象,在十点的时候他就会变得十分虚弱,每晚如此。麦子曾经跑遍每家药店,去看这种类似模样的胶囊,最后找到一种外形十分相像的,仔细一问功效,是女人补血用的,并且令此药店的几个女员工一直偷笑,害得麦子一脸尴尬加惊讶。到家仔细看了那胶囊以后发现是不一样的,这才平复心情,不过也就再也没那个心思去探究了。万一问药店再问出个什么东西来,那可不是麦子想要的结果,而且貌似那药也只有母亲有。

    现在,麦子或许已经与黄土作伴。我偶然在旧房子里找到这么个日记本,2010年7月20日后就再也没有下文了,我也仅仅只是作为一个看客,看到了麦子的一段不完整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