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劳战(2/2)

境地,哪里还能构筑深沟高垒以抗御敌人!你的这个建议实质是个不战而自取灭亡的办法。”石勒说完便杀了提建议的人,然后派遣孔苌为前锋都督,明令全军凡是后出战者一律处斩。于是抢先于山上设置疑兵迷惑敌人,分别埋伏两支部队。石勒亲率骑兵正面迎战姬澹军,刚一交战便伪装兵败而后退。姬澹挥军随后追击,石勒所设伏兵前后奋起,实施夹击,姬澹军猝不及防,大败而逃。

    【原文】

    凡与敌战,若便利之地,敌先结阵而据之,我后去趋战,则我劳而为敌所胜。法曰;“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①

    晋司空刘琨②遣将军姬澹③率兵十余万④讨石勒⑤。勒将拒之,或谏曰:“澹兵马精盛,其锋不可当,且深沟高垒以挫其锐,攻守势异,必获万全。”勒曰:“澹军远来,体疲力竭,犬马乌合,号令不齐,一战可擒也,何强之有!寇已垂至⑥,胡可舍去,大军一动,岂易中还⑦!若澹乘我之退,顾乃无暇,焉得深沟高垒乎!此谓不战而自取灭亡之道。”遂斩谏者。以孔苌为前锋都督,令三军后出者斩。设疑兵于山下,分为二伏。勒率兵与澹战,伪收众而北。澹纵兵追之,〔勒前后〕伏发,夹击,澹大败而退。⑧

    【注释】

    ① 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语出《孙子兵法·虚实篇》。

    ② 刘琨:晋将。魏昌(今河北定县南)人,字越石。西晋惠帝时,因其平定东平王司马懋有功,封广武侯,官至振威将军。愍帝即位后,拜司空,任大将军,都督并、冀、幽三州诸军事。

    ③ 姬澹:亦称“箕澹”。北魏代县(今河北蔚县东北)人,字世雄。官至信义将军。后率众归晋。刘琨以其为前锋讨石勒,兵败被杀。

    ④ (姬澹)率兵十余万:此姬澹所率兵力数,出自《晋书·石勒记上》。但《晋书·刘琨传》则称:刘琨“悉发其众,命澹领步骑二万为前驱,琨自为后继”。据此可见,本篇所说的“刘琨遣将军姬澹率兵十余万”之数,当为晋北伐的总兵力数,而非姬澹前锋军的兵力数。

    ⑤ 石勒:十六国时期后赵建立者。羯族,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人,字世龙。青年时被掠卖到山东为奴,与汲桑等人聚众起义。

    后投汉刘渊为大将。晋元帝大兴二年(公元319年)自称赵王,建立政权,史称“后赵”。石勒败晋刘琨军时,仍为汉之大将。

    ⑥ 寇已垂至:马本及各本皆误作“援又垂至”,今据史校改。

    ⑦ 岂易中还:马本及各本皆误作“不宜易远”,今据史校改。此句意谓怎么容易中途退还。

    ⑧ 本篇史例出自《晋书·石勒记上》;又见《晋书·刘琨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