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游刃有余(2/2)

一天,两人一起登楼,上楼之后,刘琦让人把梯子拿掉,对诸葛亮说:“现在从您口中说出的话,只会进入我的耳朵,绝对不会有第三者听到,您还不能教我吗?”诸葛亮说:“你没听说过同为晋献公的儿子,申生留在国内是危险的,重耳逃到国外反而安全了吗?”刘琦恍然大悟,遂自请外放镇守江夏。于谦

    【原文】

    永乐间,降虏多安置河间、东昌等处,生养蕃息,骄悍不驯。方也先入寇时,皆将乘机骚动,几至变乱。至是发兵征湖、贵及广东、西诸处寇盗。于肃愍①奏遣其有名号者②,厚与赏犒,随军征进。事平,遂奏留于彼。于是数十年积患,一旦潜消。

    〔评〕用郭钦徙戎之策而使戎不知,真大作用。【注释】

    ①于肃愍:于谦,明景帝时为兵部尚书,加少保,总督军务。明英宗复辟后为人构陷被杀,追赠太傅,谥肃愍,后改谥忠肃。

    ②有名号者:指大小首领。【译文】

    明永乐年间,成祖把多次征北战争中的降虏大都安置在了河间、东昌一带,经过生养蕃息,他们形成了一个骄悍不驯的群体。到正统年间,正当北方瓦刺部落的也先进犯京师的时候,他们将要乘机骚动,几乎酿成变乱。直到景泰年间,朝廷发兵镇压湖、贵及广东、广西等处的民众造反时,于肃愍(于谦的谥号)奏请皇上,派遣他们中的大小首领,厚以赏犒,让他们随军征进。事情结束后,经过奏请,他们就留到了这些地方。于是,数十年的积患,悄悄地消除了。

    〔评译〕于谦用晋朝郭钦迁徙戎狄的计策却能使戎狄毫无所知,真是高明得很啊。刘大夏 张居正

    【原文】

    庄浪土帅鲁麟①为甘肃副将,求大将②不得,恃其部落强,径归庄浪,以子幼请告。有欲予之大将印者,有欲召还京,予之散地者。刘尚书大夏独曰:“彼虐,不善用其众,无能为也。然未有罪。今予之印,非法;召之不至,损威。”乃为疏,奖其先世之功③,而听其就闲。麟卒怏怏病死。

    黔国公沐朝弼,犯法当逮。朝议皆难之,谓朝弼纲纪之卒且万人,不易逮,逮恐激诸夷变。居正④擢用其子,而驰单使缚之,卒不敢动;既至,请贷其死,而锢之南京,人以为快。

    〔评〕奖其先则内愧,而怨望之词塞;擢其子则心安,而巢穴之虑重。所以罢之锢之,唯吾所制。【注释】

    ①土帅:由当地土司担任的军职。鲁麟是庄浪卫世袭指挥。

    ②大将:即总兵。

    ③先世之功:鲁麟的父亲曾领兵平叛,官至甘肃总兵。

    ④居正:张居正,明万历间首辅,大政治家。【译文】

    明代,庄浪土帅鲁麟是甘肃副将,他因争甘肃大将的官职没有成功,便依仗自己部落的势力强大,直接回到庄浪,以儿女年幼为由请假告休。对此,朝中议论纷纷,有主张把大将印玺授与他的,有主张召他进京,给他个闲散职务的。尚书刘大夏排斥众议,说道:“鲁麟性情残暴,不善于使用民众,是没有作为的。然而他没有犯罪,现在,给他将印,不合法制;召之不来,有损威信。”于是给皇帝奏议,奖励鲁麟先世的忠勇功绩,对鲁麟却听其就闲。后鲁麟最终怏怏病死。

    明黔国公沐朝弼犯法应当逮捕。朝臣们议论时,都感到这件事很难办,说沐朝弼府中士卒近万人,不易逮捕,逮捕时恐怕激成兵变。首辅张居正就提拔了沐朝弼儿子的官职,并专派使者驰往沐府将沐朝弼擒获,府中士卒不敢动手。捉来沐朝弼后,张居正请求赦免他的死刑,而把他禁锢在南京,人们都感到很痛快。

    〔评译〕褒奖鲁麟的祖先,这样就使他内心愧疚而无从发出抱怨的言辞;提拔沐朝弼的儿子,使他心安而内部出现猜疑之心。因而不论是罢黜,还是禁锢,全都在我的掌握之中。贾耽

    【原文】

    贾耽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使行军司马①樊泽奏事行在②。泽既反命,方大宴,有急牒③至,以泽代耽。耽内牒怀中,颜色不改,宴罢,即命将吏谒泽,牙将张献甫怒曰:“行军自图节钺,事人不忠,请杀之!”耽曰:“天子所命,即为节度使矣。”即日离镇,以献甫自随,军府遂安。【注释】

    ①行军司马:相当于节度使的副帅。

    ②行在:皇帝行宫。

    ③牒:公文。【译文】

    唐朝的贾耽做山南东道节度使时,唐德宗巡幸梁州。贾耽派行军司马樊泽到梁州向德宗奏事。樊泽事毕返回后,贾耽正设酒宴,忽然有朝廷的紧急文书送到,命令:樊泽代替贾耽的节度使职务。贾耽看后,把文书藏到怀中,面上不动声色。酒宴结束后,贾耽便命令堂吏去见樊泽,贾耽的牙将张献甫气愤地说:“樊行军在皇上面前自谋节度使职务,侍奉主帅不忠,请允许我把他杀掉!”贾耽说:“这是皇上的命令,樊泽现在就是节度使了。”当天贾耽就离开了驻地,并让张献甫跟随自己,军府因此平安无事。吕夷简

    【原文】

    西鄙用兵,大将刘平战死。议者以朝廷委宦者监军,主帅节制有不得专者,故平失利。诏诛监军黄德和,或请罢诸帅监军。仁宗以问吕夷简,夷简对曰:“不必罢。但择谨厚者为之。”仁宗委夷简择之。对曰:“臣待罪宰相,不当与中贵私交,何由知其贤否?愿诏都知、押班①,但举有不称者,与同罪。”仁宗从之。翼日,都知叩头乞罢诸监军宦官。士大夫嘉夷简有谋。

    李迪与夷简同相,迪尝有所规画,吕觉其胜,或告曰:“李子柬②之虑事,过于其父。”夷简因语迪曰:“公子柬之才可大用。”(边批:奸!)即奏除两浙提刑,迪父子皆喜。迪既失柬,事多遗忘,因免去。方知为吕所卖。

    〔评〕杀一监军,他监军故在也;自我罢之,异日有失事,彼借为口实,不若使自请罢之为便。文穆③称其有宰相才,良然。惜其有才而无度,如忌富弼,忌李迪,皆中之以小人之智,方之古大臣,邈矣!【注释】

    ①都知、押班:俱为宋代宦官官职。

    ②李子柬:李迪之子李柬,仁宗时官至龙图阁直学士。

    ③文穆:吕蒙正,谥文穆,吕夷简之叔。【译文】

    北宋仁宗时,西部边疆发生战争,大将刘平阵亡。朝中舆论认为,朝廷委派宦官做监军,致使主帅不能全部发挥自己的指挥作用,所以刘平失利。仁宗下诏诛杀监军黄德和,有人上奏请求把各军元帅的监军全部罢免掉。仁宗为此征求吕夷简的意见,吕夷简回答说:“不必罢免,只要选择为人谨慎忠厚的宦官去担任监军就可以了。”仁宗委派吕夷简去选择合适的人选,吕夷简又回答说:“我是一名待罪宰相,不应当和宦官交往,怎么知道他们是否贤良呢?希望皇上命令都知、押班,只要是他们所荐举的监军,如有不胜任其职务的,与监军共同治罪。”仁宗采纳了吕夷简的意见。第二天,都知、押班在仁宗面前叩头,请求罢免各监军的宦官。朝中士大夫都称赞吕夷简有谋略。

    李迪与吕夷简同任宰相。李迪曾经规划事情,而吕夷简觉得自己不如他。有人说:”李柬考虑事情更胜过他的父亲。”吕夷简就告诉李迪说:”令郎柬的才智可以好好借重。”于是禀奏天子命李柬为两浙提刑(掌管诉讼、刑狱的官吏)。李迪父子都很高兴。李柬赴任以后,不能再凡事提醒。李迪年老健忘,因而被免除宰相之职。李迪才发现这正是吕夷简的阴谋。

    〔评译〕杀掉一个监军,还会有其他的监军存在;由我罢除,将来一旦有过失,他们就会拿我来当借口,还不如让他们自己主动请求罢除,这样对公对私都有好处。吕蒙正称吕夷简有宰相之才,实在没错。可惜他有才干而无度量,例如他忌妒富弼、李迪,都用小人的才智陷害他们。比起古代名臣的风范气度,还是相差得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