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王亚樵真传 > 一、大患真在北,蛇豕食上国

一、大患真在北,蛇豕食上国(2/2)

的汉隶映入眼帘。在《和大厂中秋感赋十用侧韵》中,胡汉民挥毫写道:

    新朔虽已更,

    旧节能勿忆?

    一日有圆蚀,

    万人共兴息。

    吾道岂其南,

    大患真在北。

    蛟龙失常驭,

    蛇豕食上国。

    沈茭糜有功,

    煎豆日惟迫。

    我亡唇及齿,

    天破日可塞。

    当时养兔蟾,

    荆文太仁恻。

    “胡老先生的确是大手笔,出语不凡,特别是‘大患真在北’,‘蛇豕食上国’,一针见血,说出了我的心里话。今后,只要是为国为民,你一句话,我王九刀山敢上,火海敢闯,在所不辞。”

    “王九先生快人快语,敢作敢为,不愧为江淮大侠!”

    10月22日,在胡汉民住处,蒋介石、汪精卫相约登门洽谈。六年之后,国民党三巨头再次见面,商议重新联合事宜。众人落座后,大家你看我,我看他,大眼瞪小眼,不知道谁先发言才合适。

    僵持半天,胡汉民资历最老,他请汪精卫先讲。

    汪精卫站起身来,清了清嗓子,说:“同志们年来隔离,致行动冲突,但系为公,非为私。此次代表粤方同志,为解决一切,共赴国难。”

    蒋介石接着说:“本人也像精卫先生所言,公而忘私。……诸同志皆党中前辈,本人为后进,向来服从前辈。此次诸同志议定办法,凡胡、汪先生同意的事,我无不同意照行;若我不行,尽可严责。”

    三个小时后,会谈并未取得什么实质性成果,蒋介石满脸堆笑,与胡汉民、汪精卫握手告别,然后,乘车到龙华机场,飞回南京。从此,胡汉民与蒋介石各奔东西,生前再未谋面。当晚,蒋介石心绪不宁,难以成眠,在《日记》中愤愤不平地写道:

    粤方提出条件,意在推倒中央现在组织,否认政府根本法纪,而展堂持之尤坚。……展堂何尚有意捣乱哉?其将使余进退两难矣。夫若辈既不敢负此国政重任,又不肯知难而退,更不肯置之不问,真令人可痛!可鄙!可恶!可笑!又可怜也!

    宁粤和谈,时断时续,火药味颇浓。胡汉民不改本色,坚决反对对日妥协,反对国民政府要求国际联盟解决日本侵略问题。他批评政府:“继续以无办法、无责任、无抵抗之‘三无主义’为应付日本之唯一方针,则必国亡种灭而后已。”进而指出,“国联只是一些帝国主义者的剧院,只是世界一些弱小民族的屠场,国联不会有正义,不会有公道,本身更不会有能力。”

    11月25日,胡汉民在胡木兰、秘书王养冲的陪同下,与伍朝枢、马超俊等人一起,同船离开上海,前往香港。因为手头拮据,动身前,他特意请王亚樵吃饭、话别,顺便提出借款,王亚樵爽快答应。第二天,王亚樵就让郑抱真送来了1万元。胡汉民要打借条,郑抱真说:“来的时候,九哥吩咐过了,这1万元是他孝敬你的。”

    “那……那好吧。请你转告王九先生,欢迎他到香港来。”

    12月15日,蒋介石内外交困,在两广将领等的强烈要求下,第二次被迫下野。四年前的8月13日,在汪精卫、冯玉祥等人的威逼下,蒋介石曾下野四个多月。这一次下野后,南京、上海、广州三方的国民党势力随即在南京召开四届一中全会,决定改组国民政府。不久,南京成立了以西南派为主的孙科内阁,广州的国民党非常会议及国民政府宣布取消,从1932年1月1日开始,在广州成立国民党中央执委会西南执行部和西南政务委员会,“西南派”从此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成为反蒋重镇,胡汉民被奉为“西南派”精神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