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02】溪亭(1/2)

    【02】溪亭

    那一年,少女荡舟划过波浪的琴弦,晚霞布满西天,那时候她的眼光还那样纯澈,并不会因为一朵花的死去而哀怨。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 《如梦令》

    人们对生命中最美好时光的意识,往往都是从回忆中渐渐明晰的。一点一滴,如同露天电影,在熟悉的土地上无声播放着,放映机发出老树木一样咔嚓咔嚓的声音,黑白的电影画面一帧一帧从眼前掠过,写满了难以言说的秘密。我们仿佛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回到故土,面对散发着童年气息的土地老泪纵横却难以言表。老人俯下身子,亲吻脚下的土地,头顶苍老的大树飘落下寂寞的黄叶。

    对于老人来说,童年,其实是一首痛苦的歌谣。

    李清照到死也不会忘记那片故土的山水。就在那片土地上,巍峨的泰山大气而庄严,孔孟遗风影响着千家万户,豪爽耿直的山东汉子更让整个山东增添了一份沉稳之气。就在这样一个严谨大气的土地上,李清照所在的章丘明水却别有风情,白云湖、明水湖,重青浅碧,湖面水汽氤氲,烟波荡漾,清澈如镜。更有七十二名泉,泉涌而出,形态各异,水质清纯,入口甘甜。

    李清照的整个童年都浸染在清冽活泼的泉城中。清流石上,一双小脚抚摸着石头,荡起阵阵水花。父亲李格非常年在汴京为官,偶尔会回济南。济南府上,母亲对这个漂亮的女儿颇为宽厚,并没有像其他官宦人家那样将她深锁寂寞庭院,而是经常放她外出游玩。明水湖畔溪亭是她常去的地方,那里碧水清波一望无际,细雨中有鱼儿跃出水面,清夜里有洞箫声环绕柳梢。当李清照和小伙伴们伫立湖边眺望水鸟之际,她并不会知道,很多年后她会失去这一切,远离故土,四处漂泊。

    十七岁这年,几次荡舟溪亭后她写下了一首词。这首词随即在济南城广为流传。

    那个时代,傍晚的城市没有闪烁的霓虹,也没有川流不息的车流和高高的天桥,以及迷宫般的寂寞和迷惘。那时候,济南城的日子就像一首抒情诗在流淌。好诗、好词如同今天的流行乐一样,化为一种氛围弥漫在空气中,浸润在家里。李家大小姐的词品佳作,李格非严谨治学的家风成为一个地方的典范,被人们真真假假地放大流传开来。豪门贵族,官宦人家对李家充满了羡慕和向往;市井民间,贫苦人家读书的士子们则对李家充满了好奇和敬仰。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北宋的读书风气炽盛于以往的任何朝代。朝廷对科举取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