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卷二 赵州禅风(5)(2/2)

的阻碍。因此,赵州禅师以“庭前柏树子”来教导他,不要谈玄说妙、理上探寻,眼前的即是真实的入禅之处,把握当下,截断妄念,即可契入禅境。

    比如,“吃茶去”。

    一日,有二位僧人参访赵州禅师,请教佛道。

    赵州禅师:“你们以前来过吗?”

    一僧:“未曾到。”

    赵州禅师:“吃茶去!”

    另一僧:“曾到。”

    赵州禅师:“吃茶去!”

    见此,立在一旁的监院不免满腹狐疑,问:“师父,怎么来过的、没来过的,都要去吃茶呢?”

    赵州禅师叫监院的名字,监院应诺,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曾到、未曾到、监院,为什么都要吃茶去?这到底是一杯什么样的茶?

    一句“吃茶去”,一碗“赵州茶”,代表着赵州禅师的平等禅心。

    禅的修证,在于体验与实证。语言的表达,无法与体验相比。参禅和吃茶一样,是冷是暖,是苦是甜,听别人讲感受,终究不如自己亲身感受。赵州的禅法是平等的,因此无论是对于曾到过的、未曾到过的还是监院,“我法无分别”。

    比如,“赵州三转语”。

    “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内里坐……一千人万人尽是觅佛汉子,觅一个道人无。”

    泥佛一遇水,就成泥了;金佛进熔炉,就化掉了;木佛遇上火,就烧毁了。这些外在的形象,并不是真正的佛法。然而,多少劫来,世上人总是心向外攀缘,执迷不悟,如猎狗逐兔一般。

    赵州禅师苦口婆心,教导人们不要向泥塑木雕或言语相、名字相中觅佛,要向自心中求解脱。自己本来就是主人公,如实知自心,即是参禅之法。

    赵州禅师留下众多公案,除上面介绍的“柏树子”、“吃茶去”、“三转语”、“赵州四门”之外,还有“洗钵去”、“无门关”、“赵州桥”等,后面将一一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