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二节 懂得分享(1/2)

    第二节 懂得分享

    中国父母最爱干的事,向来都是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过度自私的意识。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是有大量事实可以证明的,并不是出于一种揣测和分析。也许中国的家长们从来没有意识到,但在我们的教育文化中,自私观的渗透却无处不在。

    “别让邻居家的小勇吃呀!藏好了!”中国的母亲常这样告诫孩子,让他把橘子或糖块揣进口袋不要曝光,自己吃就好了,不要让别的小孩吃。这不是自私是什么?久而久之,孩子就认为,自私是正确的,分享是傻瓜。

    女儿四岁时,邻居菲莉太太有次带着可爱的小瑞恩到我家来玩,丽云拿出水果给他吃,彦彦不高兴了,拉着脸,走过去就把水果抢过来,抱在怀里,警惕地瞪着瑞恩,像是在说:“这是我的,你不能吃!”

    丽云给彦彦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想以此启发她要懂得分享。女儿倒是听得津津有味,一时间忘了水果的事情。讲完故事,妻子问女儿:“孔融这个小孩是不是很懂事呀?”

    女儿说:“是很懂事,可是如果小梨不够他吃,他自己会后悔的。”

    妻子说:“孔融是个讲究礼节的孩子,他觉得他自己应该选择最小的。所以,他就不会后悔。”

    女儿眨着眼睛说:“就算不后悔,他也很吃亏!小梨个小,不好吃!大梨吃起来才甜脆可口呢!”

    妻子说:“怎么会吃亏呢?孔融虽然吃了小梨,但是得到了兄弟们的喜欢。以后大家和睦相处,有谦有让、兄弟亲密、家庭和美。这不就更快乐吗?”

    女儿听到这里,知道妈妈想说什么了,她撅了撅嘴,不太情愿地将水果分给了瑞恩一半。虽说脸上带着不高兴的表情,但是这个故事起到了应有的效果,对夏彦来说,是一堂生动的分享教育课。

    现在很多孩子是能够学会分享的,不过,拿出自己心爱的东西给别人,对他们来说有时还是一个很难理解和不想接受的事情。这是很自然的,源于孩子天生的占有欲。但是,这并不是不可以改变的。比如说,当家里吃水果的时候,妈妈洗完水果,让孩子一一分给家里的每个成员,大家在拿到水果的时候,都对他说几句夸奖的话。他在大家的夸奖声中,感受到了分享的快乐,自然而然就会大方起来。

    我们在启发孩子分享的时候,一定要留足孩子自己的那一部分,或者让他来主导分配,这等于承认东西的所有权属于孩子,给他显示自己慷慨的机会。

    最重要的就是上面讲到的,当他慷慨之后,我们不要忘了对孩子的分享举动给予表扬。

    1. 让孩子在愉快的心情中愿意分享。

    我们不妨教孩子一些协作性的游戏,玩的人需要合作去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比如我们和孩子一起玩拼图,轮流往拼版上放拼图块。再比如整理房间、种花、给宠物洗澡,等等。配合劳动,其实就是在分享贡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可以时不时地给他一些东西,让他去和小伙伴分享,一起玩游戏的同时,共同吃水果和看图册。

    2. 少批评,让孩子说出不想分享的原因。

    如果孩子和小伙伴为玩具发生了争执,你会怎么做?不少家长要么庇护自家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