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微观红楼 > 微观红楼(中国古韵) 第七节(1)

微观红楼(中国古韵) 第七节(1)(2/2)

 抄不抄贾府都已经开始了混乱,只是这混乱对安富尊荣不管世务的宝玉来说根本无心顾及。但宝钗的冷眼旁观却发现了不少的问题。宝玉过生日时,宝钗和宝玉一块从那个角门进来,宝钗便命人把角门锁上了,自己拿了钥匙。宝玉还怪这样出来进去多不方便,哪里想到这正是宝钗避嫌的措施。

    “一入侯门深似海”,王侯之家总是显得有那么点高深莫测,以至李商隐徘徊在雨夜中,只能“红楼隔雨相望冷”,将忧伤与无奈化为透彻心脾的寒。其实,即使那么深的庭院,也不是完全与世隔绝,要绝对的隔绝,须是物化的围墙与精神的围墙结合起来才起作用。晋代尚书仆射府的围墙够高的了,“非人能逾”,韩寿却不止一次进去与贾充女儿幽会。大观园的墙再高,不也有潘又安的身影吗?那个“绣春囊”似乎是他带进来的,但不论前八十回还是续书里都并没有确定就是他的。“庭院深深深几许”,再深的庭院也无法阻止事件的发生,宝钗在很早以前就曾对宝玉说,“你只知道玫瑰露与茯苓霜两件,乃因人而及物……殊不知还有几件比这两件大的呢。”

    这次抄检,探春没让抄,而迎春与惜春屋里都是查出了问题的。宝玉屋里没抄出东西,却经历了最强的一场风暴冲击,撵了晴雯、四儿、芳官。黛玉屋里抄出了宝玉的东西,别人不以为事,因为都是宝玉以前用过的,小孩子的玩意算不得什么,何况二人从小一块长大,难免放混了。但是,这件事在有心人看来未必会轻易放过,难道宝玉不是男人吗?有人推测,后来黛玉的结局是因为赵姨娘等人说黛玉与宝玉有“不才”之事,才使得黛玉蒙冤受屈,故在前面的葬花辞中预先设下埋伏,黛玉才莫明其妙地表白“质本洁来还洁去”的话。就算没有这些,前有袭人在王夫人面前的谏言,中有宝钗在搬出园子时说的那一番似乎只是针对家计考虑实则要宝玉搬出的话,到王夫人宣布“明年一并都给我搬出去”的决定,无不是针对宝黛的。有了嫌疑,谣言就快起来了。

    62小试牛刀

    凤姐嫁到贾家已经五六年了,掌握了荣国府的家政大权,但以凤姐的能力,远远没有发挥到极限,便有一种才能不得舒展的感觉。可巧,贾瑞出现在凤姐面前。

    贾瑞根本算不得一个角色,要地位没地位,要财富没财富,要才情没才情,要相貌没相貌,去骗骗地位低下的小丫鬟或许还可能,但他偏偏敢太岁头上动土,去招惹别人都不敢碰的角色。就在凤姐留恋着如诗如画的秋景时他突然出现了,以至惊了凤姐的大驾。凤姐何曾受过这样的惊吓?只这第一印象,便注定了贾瑞的失败。但贾瑞还以为自己得了便宜,天赐的艳遇机会让他遇上了。殊不知,太好的事往往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