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微观红楼 > 微观红楼(中国古韵) 第六节(9)

微观红楼(中国古韵) 第六节(9)(2/2)

嘱咐要薛姨妈照看黛玉,薛姨妈就搬来和黛玉一起住,照顾得十分周到。荣国府元宵开夜宴,燃放爆竹时,贾母把“禀气虚弱,不禁‘劈拍’之声”的黛玉搂在怀内,可见贾母是真心疼爱黛玉。林黛玉眼里揉不下沙子,甚至对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使性子,而“心性乖滑,专惯各处献勤讨好”的周瑞家的竟然大气不敢出。薛姨妈在表示喜欢黛玉并且有心要好好疼她时,就曾经明确表示过,关系太近了怕人说自己“洑上水去了”,从这句话里也可以看出黛玉的地位完全是依赖于贾母的庇护。

    贾母的疼爱是对林黛玉的保护,但也可能为林黛玉树立了敌人。贾母对宝玉的疼爱是公开的,不避嫌疑的,这曾引起赵姨娘与贾环的忌妒。但是至少宝玉是贾家正当的子孙,连赵姨娘也说“宝玉儿还是小孩子家,长的得人意儿,大人偏疼他些儿,也还罢了”,这说明宝玉的特殊待遇基本上是得到众人认可的,也是可以理解的。而当探春被贾母指定见王太妃等人后,邢夫人就对迎春有气了,这“气”倒不是她真心恨铁不成钢,而是怨恨贾母偏心,忌妒出头露面的不是自己这房的人。

    贾母喜欢凤姐的言辞爽利,黛玉也有这特点,而被贾母派往宝玉屋里当差并且准备将来给宝玉做屋里人的晴雯也有这特点,这说明贾母还是喜欢黛玉的——不只是看在死去的女儿的份上。但是,对于这个外孙女的“缺点”,贾母也并非视而不见。她带着一干人游大观园时曾说“只有两个玉儿可恶,回来喝醉了,咱们偏往他们屋里闹去”。 贾母也深知外孙女毕竟是外孙女,寄养在自己家的人比不得自己家的人。她清楚地知道,那些人之所以不对黛玉的用度之类说三道四,只是慑于自己的权威。黛玉的目下无尘一旦失去贾母的保护,她的生活就会转入悲惨的境遇。与黛玉相比,宝钗的优点很明显,她的好人缘恰是黛玉的不足。当着众人,贾母又如何肯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去说黛玉好呢?这点,聪明的黛玉是理解的,她从来没有因为贾母的话不高兴。黛玉与宝钗诉衷情时,说道:“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姐姐两个,他们尚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况我又不是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呢。”贾母虽是最高领导,但仍要避嫌,注意不在细节小事上惹众怨,这是贾母的平衡策略。贾母过生日,让凤姐等拣个佛头儿积寿也要说明“前儿你妹妹们和宝玉都拣了,如今也叫你们拣拣,别说我偏心”。何况,越是真正亲近的人,越是用不着客套的。真要客套了,那就疏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