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微观红楼 > 微观红楼(中国古韵) 第六节(8)

微观红楼(中国古韵) 第六节(8)(2/2)

,应酬了一天,便把事物全交给儿孙辈的人,自己休息去了。贾母看透了世情,物质再丰富,人活在忧虑里,便守着金山银山也会担心有一天身无分文,那样的日子又有何快乐可言呢?宝玉从小跟在贾母身边,又被宠爱着,哪里感受过金钱的重要?耳濡目染间,沾染了这种享乐的生活态度。当然最根本的原因是宝玉本是对社会失望过一回的人,他是女娲补天的落选之石,天生带有超脱的“慧根”,他自认是“觉悟”,但其他人如何能解呢?于是,他这话首先遭到了宁府当家人尤氏的反对:“谁都象你是一心无挂碍!只知道和姊妹们玩笑,饿了吃,困了睡,再过几年,不过是这样,一点后事也不虑。”宝玉笑道:“我能够和姊妹们过一日,是一日,死了就完了,什么后事不后事!”这话引起李纨在内的一干人的群起而嘲笑:“怨不得都说你空长了个好胎子,真真是个傻东西!”当然不可能谁都像宝玉一样,没人会理解宝玉这样没觉悟没出息没作为的话。贾政最忧心的事便是这个宝玉,世家大族是需要传承的,而宝玉拒绝接受这种教育,便使得荣府后继无人。于是,他对于宝玉的不长进忧心如焚,为此狠下心痛打宝玉。宝玉有时是很“牛心”的,面对众人的责难,还是忍不住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人事难定,谁死谁活?倘或我在今日明日、今年明年死了,也算是随心一辈子了。”话越说越糟,人都把宝玉这话当痴话,殊不知那些人更是被世俗物质挡了眼,他们觉得不去考虑明天,明天就会出现危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殊不知天下事不过是“庸人自扰之”。忧了虑了,可是贾家的大厦还是轰然倒塌了,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但宝玉生活在现实中,他有情有欲,自然就有爱有恨。在他的通达中,依然摆脱不掉人世的悲欢感慨。宝钗生性淡薄,看出“寄生草”的妙处,给宝玉念了遍,宝玉听了欢喜得手舞足蹈。那是听曲,听别人的悲欢,当宝玉用自己亲身感受品尝到那句“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时,却是忍不住泪流满面。

    鲁迅说,华林之内,遍被悲凉之雾,呼吸感知于其间者,唯有宝玉一人。宝玉不在乎物质,那是因为他根本不必为物质操心。袭人问到这月的例钱怎么还没发时,平儿说,难道你还缺钱花不成。袭人说我自然花不着。连宝玉的丫头都不为钱发愁,何况宝玉?但宝玉也有抱怨,他对柳湘莲说,我是一点做不得主的。祭奠金钏还要找个借口偷跑出去,看望晴雯也要做贼一般支开身边人,但宝玉虽然觉得不自由,却从来没有想逃离这个地方。那是因为宝玉在这个地方不仅享受着丰富的物质生活,更因有情有爱。爱可以抵御孤独,爱还可以抵御虚无,若人生真的了无牵挂,生命的孤独寂寞便无力承爱。或者,通达与不通达,都是相对的,谁能对生命中的一切都做到无所谓呢?当然,真要都无所谓了,也许就了无生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