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十六章(1/2)

    工业的分散①

    Ⅰ

    在拿破仑战争以后,英国把在十八世纪末叶勃兴的法国的主要工业完全破坏了,而且掌握了海上的霸权,竟成为所向无敌了。它乘着这形势,又知道怎样利用它的特权与便利,以图实利。它建立了工业的独占权,拿只有它独家能够制造的物品去向邻国索取高价,使它的富裕愈见增加。

    然而在十八世纪的中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农奴制,在法国创造出无产阶级之后,那个受到一时挫折的法国工业,又勃兴起来,走向兴隆的气运了。在十九世纪的后半期,法国的制造业已可以独立,不再是英国的附庸了。现在法国便成了有数的输出国,每年输出的制造品,其价值已达到六千万镑以上,②其中三分之二都是工艺品。法国国内制造输出品的或靠外国贸易生活的人实有三百万之多。

    ①关于此种思想的更完备的研究,见我的《田园工厂与手工场》。1912年出版。——作者

    ②这自然也是从前的统计,下同。——译者

    所以法国已经不是英国的从属了。它也极力想获得外国工业的某一部分,如绸缎与现成的衣服之类的独占权,而且已经从此得了莫大的利益;然而法国也快要永远地失掉这个独占权了,犹之英国快要永远失掉它的棉纱的独占权一样。

    工业东渐,已达到德国。在五十年前,德国所用的属于高等工业的大部分制造品,都是由英、法两国供给的。现在却不是那样了。在过去五十年间,特别自普法战争以来,德国已将它的工业完全改造过了。新设的工厂里都装得有最优良的机械;从曼奇士脱来的棉纱,从里昂来的绸缎等等的最新的工艺品,现在已经能够在德国的新工厂中制造了。在里昂和曼奇士脱,曾经用了两三代的工人的力量才能够创设出来完备的近代机械,德国现在也已完全采用了。德国设立了许多适合工业需要的工艺学校,结果训练出来一批聪明的工人(能够用手腕与脑筋二者劳动的实际的技师)与工厂。德国工业的出发点,便是曼奇士脱和里昂两地经过了五十年的暗中摸索,努力和经验才达到的地点。

    德国国内制造业逐渐进步,因之英法两国输入德国的物品便一年一年地减少。到后来不仅在亚洲与非洲,德国是英、法两国的制造品的竞敌,即便在伦敦、巴黎也是如此。一般短见的法国人也许会猛烈地抨击“弗兰克福条约;”①英国的制造家也许会解释德国与英国竞争的理由,在于铁道关税的无差别,他们只嚣嚣于这个问题的不重要的一方面,而把伟大的历史事实忽略了。然而事实确是如此:从前在英法两国手中的主要工业,渐向东进,后来到了德国,这正是一个少壮的、富于精力、而且有着聪明的中产阶级的国家,它也渴望着靠外国贸易来增加它的财富。

    ①1870年普法两国发生战争,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擒。第二年(1871)正月巴黎陷落,法国被迫与普鲁士订立和平条约,即所谓“弗兰克福条约”,除割阿尔萨斯、洛林两省外,法国赔偿普鲁士军费五十亿法郎。和约于1871年5月1日在弗兰克福签字。——译者

    德意志自从脱离了英、法两国的羁绊之后,已经能够织出自己需用的棉布,制造自己需用的机器——实际,便是制造一切的货物,——这时候,主要的工业在俄国也已有了根基了。俄国的工业还是最近勃兴的,其发展之速很可令人惊异。

    在1861年农奴解放的时候,俄国差不多可以说是没有工厂。它所需要的一切机械、铁轨、火车头、上等衣料等都是从西方来的。然而在二十年以后,它便有了八万五千所工厂了。在俄国制造的货物的价值已经增加了四倍。

    旧式的机械废除了,现在俄国使用的钢铁全部,铁的四分之三,煤的三分之二,火车头、客车、铁轨的全部和几乎所有的轮船,都是自己制造的。

    据一般经济学家说,俄国是应该永久为农业国的,然而俄国现在已急剧地发达为一个工业国了。它在英国订购的物品差不多可以说是没有;在德国订购的也很少。

    经济学家说,对这些事实关税应该负责,然而在俄国制造的棉布,却与在伦敦制造的棉布一样,皆以同样的价格出售。资本是不知道什么祖国的,德英两国的资本家带着他们国内的技师和监工同往俄国和波兰去经营制造业,其出品的优良,足与从英国输入的最佳的物品竞争。要是一旦把税关撤废了,制造业只能因此更加得利。近来这些英国的制造家又给那些经营由西欧输入棉布,毛织物等业以一个大的打击。他们在俄国的南部和中部设立起广大的毛织物工厂,装置由布拉福德①输入的最完备的机械,因此,现在英、法、奥三国所输入俄国的,只有上等的棉布和毛织物,其余的都在俄国国内制造,地点是在工厂和家庭工业两处。

    ①Bradford,英国约克郡的一个城市,毛织物制造业的主要地方,也制造绸缎和天鹅绒。——译者

    主要的工业不仅东渐,而且也蔓延及南部半岛。1884年都灵博览会②已足以表明意大利工业品的进步;而且我们也不可不知道法、意两国中产阶级互相嫉视的原因,便是由于他们工业的竞争。西班牙也成了工业国了;同时在东欧、波希米亚③一跃而为新的工业中心,设置有完备的机械,而且应用最新的科学方法。

    ②在都灵(Turin)举行,Turin是意大利西北部Piemonte区的首府。——译者

    ③Bohemia,捷克西部的一省,最近被希特勒统治的德国占去,成为德国的保护地。——译者

    我们也可以举出匈牙利的主要工业的迅速进步,然而如果要举例证,还是用巴西来做例子较好些。经济学家断定巴西应该永远栽培棉花,当作原料输出,一方面又从欧洲输入棉布,作为交换。实际上,四十年前巴西仅有九个很可怜的小纺纱厂,纺锤的数目不过三百八十五个。然而现在却有一百六十个纺纱厂了,共有一百五十万个纺锤,五万架织机,每年有五万万码的织物送到市场去。

    就是墨西哥,它也能够很好地自己制造棉布,不再从欧洲输入了。至于美国,它已经脱离了欧洲的护持,现在很得意地发展它的制造力到很大的程度了。

    然而最足以反对工业国别专门化的显明证据,便是印度。

    我们都知道这个理论:欧洲的大国需要着殖民地,因为要它们供给原料——棉花、羊毛、香料等——给母国。而这母国虽自称把精良的制造品送与它们,实在不过是把损坏的织物,等于废铁的旧机器,以及一切它自己用不着的东西送出去罢了。这些东西,它自身是没有什么价值的,然而它却要用高价来卖给殖民地。

    理论便是如此,——而且这样已经实行了很久了。伦敦与曼奇士脱积蓄了财富,而印度同时便要破产了。在伦敦的印度博物馆中我们可以看见英国商人从加尔各塔、孟买等处收集来的前代未闻的财宝。

    然而别的英国商人和资本家则有着简单的思想,以为与其每年从英国输入价值二千万镑,乃至二千四百万镑的货物,不如就在印度本地用土人来制造棉布,更要便利得多。

    这些试验起初得到了失败的结果。印度的织工——在他们自己的行业内是熟练的技师——不能够忍耐这种工厂生活;从利物浦运来的机械也是恶劣的,而且气候也有大的关系;那些商人不得不先去适应了新的状态(如今已经完全解决了),然后才可以使英属印度成为象今日那样的母国的竞敌。

    印度现在有二百余所纺纱厂,工人共二十三万名,纺锤六百多万个,织机八万多架;此外还有制麻工厂四十所,纺锤四十万个。每年输到中国、荷属印度、非洲的白棉布(向来称为英国的专门制造品)约值八百万镑。当英国工人常常失业,陷于非常贫困的时候,印度的妇女每天得六便士的工钱,在用机器织造那些输到远东各地的棉布。总之,聪明的法国制造家完全明白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就会不知道应该怎样处置那些从前织造英国输出到各地的棉布的“工厂职工”了。而且这也是显然的:印度将来连一吨的铁也不要从英国输入了。至于使用在印度获得的煤和铁矿的第一困难,也已经除掉了;并且能够和英国竞争的铸铁所已经遍设于印度洋的岸边了。

    殖民地以其工业品的生产同母国竞争,这便是可以调整二十世纪的经济的要素。

    那么,为什么印度不从事于制造工业呢?有什么障碍呢?资本么?——然而只要有任人掠夺的穷人的地方,便有资本去的。智识么?智识是不承认国界的。工人技术的熟练么?——不,决不是,难道印度的劳动者还不及现今在英国织物工厂里做工的,成千成万的,①不到十八岁的青年男女么?

    ①法文本和德文译本都作九万二千人。——译者

    Ⅱ

    我们略略看了各国的工业以后,再来观察某一些特别的部门,是很有趣味的。

    例如绸缎是十九世纪前半期法国的重要产物。我们都知道里昂是怎样成了绸缎业的中心市场。起初制造绸缎的生丝是从法国南部来的,后来渐渐地从意大利、西班牙、奥地利、高加索、日本等处购来。1875年在里昂附近制造绸缎用的五百万基罗①生丝内,只有四十万基罗是法国出产的。然而要是里昂可以用输入的生丝做绸缎,为什么瑞士、德国、俄国又不能够同样地制造呢?果然,楚利克附近村落的绸缎工业也发达起来了。伯勒已经成了绸缎贸易的一个大中心点。高加索地方行政机关也从马赛雇妇女,从里昂雇工人,来教乔治亚人以完善的养蚕法,教高加索农民织绸缎的技术。奥地利也仿效这种方法。德国得到里昂工人的帮助,也建立了织绸缎的大工厂。而美国在巴脱孙②,也做了这同样的事业。

    ①即Kilogramme,法国重量名,即一千克。——译者

    ②Paterson是美国新杰稷州(NewJersey)的东北部的城市,居民共十余万。——译者

    现在绸缎业已不再是法国的独占业了。德国、奥国、美国、英国都能够自己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