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生生神学 > 第五章 汪维藩神学思想的特点(7)

第五章 汪维藩神学思想的特点(7)(1/2)

    第五章  汪维藩神学思想的特点(7)

    (11)对比诠释

    汪维藩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原典《礼记》和《圣经·利未记》中许多内容相通,《礼记》中的许多内容对中国基督徒理解并领悟记载于《利未记》中的上帝的启示,颇多裨益和帮助,从《礼记》看《利未记》是中国基督徒研读圣经时的一个不可忽略的视角。

    其一,从《礼记》中的“祭之义”理解《利未记》“五祭”之精义。

    汪维藩指出,《礼记》中的“礼”有很多涵义,其中最根本的是“不忘其本”和“报本反始”。“不忘其本”是指不忘其根本、不忘记生他养他的故乡与父辈,“报本反始”意味着还报父母与故里之恩,人类最大的反始与报本,则在于归返或归回上帝,并反报或还报上帝的创生之恩,养育之情。通过对《礼记》祭之义的理解,汪维藩发现《利未记》有关献祭的启示中有一句重复了许多遍的话——“耶和华面前”(利1:3,2:8,3:1,4:4,5:7等等),就不仅仅是一个献祭的场所或地点的问题,而是有着更深一层的祭之精义,即献祭者必须做到的归返上帝,回归上帝,归向上帝和重新面对上帝。

    其二,《礼记》和《利未记》对献祭者的要求相通。

    汪维藩说,《礼记》中对献祭者的要求是“外则尽物,内则尽志,此祭之心也”(《礼记·祭统》),这句话的意思是献祭者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尽”:从外在的祭品或供物来说,必须“尽物”;而从内在的志向心态来说,则必须“尽志”,即必须尽心、尽性、尽意。但二者相比较又以“尽志”更为重要,因为《礼记》又说:“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礼记·檀弓上》),意思是说,徒有丰盛的礼品而无内心的敬虔,不如礼品无多,却充满了对上帝的敬虔与敬畏。汪维藩指出,《利未记》中上帝所注重的,也正是献祭者是否有一颗赤城之心,而不是所献的祭物多寡。

    “这就是为什么同是一个燔祭,根据献祭者的力所能及,或献牛、或献羊、或献斑鸠雏鸽,均为耶和华上帝所悦纳(参利1:3-17、5:5-12)。这也就是为什么献祭制度极端形式化的先知时代,耶和华上帝甚而憎恶那些沾满人血的双手所奉上的祭物(赛1:10-15),甚而拒绝那些贪图非义之财,以诡诈与强暴欺压百姓之人所献上的‘千千的公羊或是万万的油河’(弥6:6-13)。”汪维藩“礼”的神学反思金陵神学志,1997(1)

    其三,《礼记》和《利未记》都强调顺命之福和违命之祸。

    《礼记》说:“贤者之祭也,必受其福,非世之所谓福也。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谓之备,言内尽于己,而外顺于道也。”(《礼记·祭统》)对这句话,汪维藩解释说:“《礼记》的‘福’就是具备一个贤者之德,具备‘内尽于心,外顺于道’的德行之完备……一种高于物质